9月3号,威尼斯時間晚上8:30觀看了媒體場首映的《女孩》思緒萬千,想在這裡說一點自己的看法的感受。個人評分:3.5/5
本片在内容上聚焦了一個傳統東亞家庭中的困境,刻畫了一組在在酗酒與家庭暴力之間痛苦掙紮的女性形象。從故事結構上來說,這是一個并不複雜的故事,也是一個并不新穎的課題,但從作品的成熟度和作為首作的完成度來說,是讓人出乎意料的。
同樣是華語的女性創作者,同樣是女性題材,這不得不讓人把此作和今年年初在柏林備受矚目的《想飛的女孩》做對比。當時看完柏林媒體場的《飛女》在豆瓣寫下一則銳評,收獲了1k多點贊的同時也招來了不少謾罵,總的來說就是《飛女》并沒有表現出東亞家庭背景下女性真正的困境所在,也沒有講好一個能令人共情的故事。從這個角度來看,舒淇的《女孩》似乎做到了這一點,并且做到了及格線之上,那種令人窒息的壓迫和劇中女孩為了逃逸現實卻又無能為力時思緒中的幻想,都在觸動觀衆的神經。劇中室内的戲份那些色調和光影,那些構圖和機位都讓人看到了黃金時代下港台電影的影子。
誠然,這并不能說是一部完美的影片,其中在剪輯和某些細節的刻畫上,似乎都能看出還可以再度打磨的空間。男演員在有些戲份的表演痕迹略重..這些都讓本片存在更多的上升空間。
值得一提的彩蛋是本片時隔二十多年,舒淇又來到了《千禧曼波》的取景地基隆中山陸橋進行取景拍攝。在觀看《女孩》時看到母親追去尋找逃跑的女兒,飛奔穿過這座被影迷稱作是“舒淇橋”的取景地時,我也恍惚了一下。原來25年已經過去,舒淇也從千禧年那個曼妙的全民女神成長蛻變成為了一位優秀的女性創作者。我相信這部影片中的種種細節來源于舒淇自身的生命經驗,至少是聽到或是看到,因為它們如此的真實有力,劇中的母親似乎永遠被困在了那些父權帶來的傷痛裡,但舒淇已不是當年的舒淇。
不必再懼怕閃電了,因為妳已是洶湧的大海
不必再懼怕閃電了,因為妳已是洶湧的大海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