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這個海報的時候還和朋友吐槽,說片名玩諧音梗的一般都是爛片,結果被打臉了。一開始隻看海報,還以為是全程發生在火車上的類似普法正劇的那種偏紅色電影,看之前在網上刷到了一些好評,去看了短視頻宣發才發現不是,貌似還有動作戲,所以抱着一點期待去看了。
先總體地評價一下,算得上是還不錯,故事完整不離譜,視聽語言也有可圈可點之處,演員演繹得也不錯,冷門題材新鮮有優勢,也有社會價值。不過還是有缺陷的,大部分集中在劇情上。所以總體給到四顆星。
好話說在前頭,先誇一誇:①劇情雖有不足但算得上完整,尤其是與國慶檔其他電影相比,已經算是鶴立雞群。②講90年代火車上扒手的故事,題材新鮮讓人眼前一亮,反正對我這個00後來說是有科普作用的。雖然現在大數據和電子支付時代,這種扒手基本沒什麼生存空間了,但還是有一定警示作用和教育意義。③演員表現挺好,尤其是兩位主演,超出預期的表現,而且很帥很美,很适合大熒幕。鼓勵這樣的青年演員多拍電影,對我眼睛很好。④視聽語言表現不錯,有多處鏡頭切換、運鏡和配樂都給我留下印象了。⑤動作戲不錯,沒想到一個非動作片在這方面反而做得比一些動作片還好(說你呢風林火山)。
誇完了依舊來說說不足。以下内容涉及劇透。
①為數不多的屎尿屁内容直接删了呗,對劇情又沒任何作用,無人想看。②劇情有明顯沒講明白的地方。第一,大白桃認沒認出來畢正明?電影裡給了一些不明不白的暗示但沒有明說。如果沒認出來,畢正明都認出她了,按理說大白桃的認人能力應該更強,不太合理。如果認出來了,為什麼要留他,還把他帶進組織?沒有表明合理動機。個人感覺這方面不适合留白,就是沒講清楚。第二,花手殺四爺,到底是因為覺得他偏心想報複,還是想接手幫派,還是想不被踢出幫派?無論哪種,我感覺都有點不太合理。而且他後面還大開殺戒殺了好幾個人,我理解那個年代公安沒現在先進,黑吃黑也通常不會按法追究,但是這也太猖狂了吧?而且如果沒有足夠動機和理由,殺那老些人幹啥?這種東西應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感覺花手這個角色塑造得很奇怪,貌似他一個人承擔了本應好幾個角色承擔的作用,這部分有點潦草。③雖然電影講的故事對我來說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年代,完全陌生的領域,我應該是沒有對照組的,但是觀影過程中我還是時不時想問:那個時候小偷真的是這樣嗎?幫派真的是這樣嗎?我理解影視需要對故事進行戲劇化處理,但是怎樣把它處理得自然真實又不失觀賞性,我想這是所有電影人畢生追求的課題。這部電影在這一部分的處理我會給一個及格分,但是還是有進步空間。
其實越是我覺得還不錯的電影,我越願意去細緻地分析其優缺點。爛片我反而更想直接輸出情緒。大概就這樣。
《畢正明的證明》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文戲硬傷+表達過時
看這部前一天剛被同期另一部爛片傷害,再加上看過第一部知道什麼水平,所以我把預期放得很低,呈現的結果和我預期得也差不多。個人感覺比第一部強一點,比同期的《風林火山》強(因為我看了所以免不了對比一下),比同類型的《749局》強。當然也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