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豆瓣2024的高分劇中,我忽然看見一部劇叫《天行健》,一看評分8.8分,我在想什麼劇啊?都8.8的評分了還沒宣傳,我竟然對這部劇的存在絲毫沒有印象,再看看那些456分的劇,看過的沒看過的,經過一頓宣傳,也都混了個臉熟。
于是我覺着,這部劇不一般,趁着春節假期的末尾就追了起來(目前追到30)。
追完了,全是刀子,但又何嘗不是先輩們悲怆的曆史寫照呢?

(一) 時勢造英雄
清朝末年,中國處于内憂外患的時期,一是外國經過變法改革都變得很強大,中國不再是那個萬邦朝拜的大國,二是中國清朝官場的腐敗,以及一味地退讓使得外國不斷侵略我國的利益,割地賠款,國家越來越窮,百姓民不聊生。
于是,中國的發展有三條路線,一是革命,二是推翻愛新覺羅氏的統治,三是愛新覺羅皇室苟延殘喘的生存,當然第三條路必然已經行不通了。不管是那條路線,都需要大把的錢,更需要的是對未來中國發展道路的領頭者。
于是這個時候,不管誰,支持哪條道路,隻要能得到錢,就能解決國家的燃眉之急,就有可能成為救國救民的大英雄。
《天行健》對這部分曆史的展示特别充分,讓人充分地了解了清朝末年,中國所處的狀态。
(二) 群像英雄,但不是完美的英雄
門三刀,作為一個曾經參加過變法的人,卻仍在為朝廷效力,柳琳稱他為朝廷的鷹犬,其實并不盡然,天行健主要以門三刀作為主角,其實是有點反套路的,因為在故事的前半部分,他在盡心盡力地為朝廷做事,與最終劇中所表達的宗旨好似不同,但編劇肯花這麼多部分來描寫人物的發展,确實值得細細品味。此外,門三刀對同盟會柳琳的态度,其實早就說明了他并不覺得依靠當前的統治者能救國了,因為對其他不敬者都是直接斬殺,而對柳琳則是一再退讓。他不是個完美的英雄。
卓不凡,一個仍然做着江湖夢的武俠人士,他所追求的東西其實純粹得多,就是要把自己的融天劍派發揚光大,但背後涉及到要謀反的王爺,他,說句不好聽的,隻是一顆棋子,但是他仍然有自己所堅持的,他的目光一開始隻聚焦于自己的劍派,但中間有一次一緻對外的場景,已經可以看出他的改變。他不是完美的英雄。
王地保,一個小小的捕快,因為所在的天津市大沽縣常年太平,好不容易遇到一個九人被殺案,對卓不凡展開追擊。幾次死後餘生,讓衆人都開始提防起這個捕快,他的目的更簡單,就是辦完自己作為捕快的一樁大案,他很聰明,但又魯莽,英雄難過美人關,對林安靜的過分信任是他最大的槽點。他更不是完美的英雄。
拉尅(林浩瀚),看似油嘴滑舌,實則真是滿腹經綸,可謂是劇中的文化擔當和推動劇情的關鍵人物,劇中最強的僞裝者,可知即使是要革命,也并不是要整天胸懷大志似的不苟言笑,也可以嬉皮笑臉。但我想他是真的愛錢。他也不是完美的英雄。
(三) 女性角色的塑造更加豐富多元
烏蘭珊,作為清廷的格格,她竟然加入了清廷稱之為“亂黨”的同盟會,這已經是她身上最大的光芒,她算是本劇中最重情的人之一,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她仍然稱最深愛的初戀一聲走狗。
霍岑,命運和烏蘭珊類似,都是迫不得已嫁給不愛之人,但與格格相比,她關注的顯然不是國家命運,而是門派内部的紛争。
林安靜,因為被日本人收養,而成為日本的特務,她滿腦子事業,像一個機器人,但她這種最大的弱點就是一旦動了情,全盤皆輸。
(四) 所有的人物并不是非黑即白
例如鐘海潮作為北洋軍閥的一員,在思想方面并非那麼保守,因為對格格的作為惹人厭煩,但他卻又是除了同盟會之外,明确表達出革命才能救國的第一人。
(五)總結、彩蛋
除了日本人外,不管作為哪一方,都是想為了國家的發展努力,沒有人去拿寶藏僅僅為了個人的利益,這是本劇做法高明的一點,他們隻是因為思想以及所處的位置不同,選擇不同而已。
本劇的片頭做了好幾版不同的風格,王家衛似的剪輯風格很是吸睛,包括劇中對打時也會使用抽幀的方式,很有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