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薄荷糖與男主所有的美好回憶相關,是其象征。不斷的倒放很難不看成是一種歸因(就像斯賓諾莎論證神即自然時的無限倒退一樣),那男主所有的惡行都被倒推歸因于光州事件(我離婚出軌打老婆一夜情是因為我失去了初戀,我初失去初戀是因為光州的創痛)(我事業失敗是因為我當初就不該從警察局離職,我在警察局任職是因為我當初參軍,我參軍的時候遭遇了光州事件),我操,你都歸因到家仇國恨了,那别人還能說你什麼
震驚于認為男主溫柔的評論。最末肯定沒人覺得他溫柔或是個好人,那最初呢?更覺得他最初也不溫柔不是好人。(越來越覺得做一個人能否成為一個好人的關鍵不在于好這一價值而在于高尚/高貴這一價值。能否成為一個好人并不決定于一個人對好有多重視,而決定于其對高尚有多重視,因為好是難的卻又并不極端,好可以包容你經過一番掙紮後最終選擇了成為一個不那麼好的人,而高尚不行。高尚這種極端的價值要求你不斷與自己對決,直到你成為一個好的人。所以想到這裡其實亞也許要比柏蘇更接近真相/答案。所以,學蘇柏的人可以相信他們是好人,但他們成為好人的原因絕對不是蘇柏說的那樣。另,難道說,蘇柏在個問題上的說法也是在隐微嗎?另,亞的高尚,是否也是血氣的一種表達呢?)因上,可以把自己的惡全部歸因于家仇國恨的人不會是溫柔的人或好人,他有的選,有太多了次了。
設置了薄荷糖等諸多小細節,在不同的時間片段裡重複。感覺技法上還挺簡單的,看觀衆反饋還挺成功的
倒真沒覺得男主演技有厲害到沒邊的地步,很多地方感覺他隻會處理成瞪眼咧嘴大吼大叫(某種韓國特色,甚至日本特色)
“人生是美好的”
男主從新兵蛋子到警察局老虎,驚歎于一個孩子在現實社會中男性化雄性化的速度
政治層面的解讀也可以有,隻要把男主這一前士兵、警察看做韓國專制的象征、把他的毀滅看做民主的勝利一切就得解了。他當初也有美好的時候,但現在他要是想再回到當初,那就大可不必了。
“從一開始由火車鐵軌進入影片到每次倒叙的過渡場景,鐵軌在本片中可不僅僅是過渡作用。對 ,就是他誤殺小女孩的時候,鐵軌那裡是他犯下無法原諒的錯誤的地方,也是他堕落的開始。”
“Q:男主為什麼會不記得尹順任了?
A:我覺得是真的不記得了。在當警察的那一幕中,男主角的雨中一夜情裡。他已經試圖将尹順任這個角色從他的人生中消解……因為故事是倒叙的,我們在從後往前的看的故事中,等于是将粒子化的尹順任再一片一片重新拼湊起來,變回一個人的過程。在觀影人的心中尹順任越來越重要,越來越核心,但正叙的時間線裡,尹順任其實越來越不重要,越來越無所謂。(直到開篇尹順任和男主的共同死亡)。”
男主長的好像朱亞文
一個沒想通的點是,既然初戀攢錢買的相機男主沒要,那初戀病終前要還給他相機這個行為在具體意義上是什麼意思(在象征意義上是把象征男主美好的那一部分的相機還給男主并被男主賣掉)?男主又沒拿這個相機拍過照。一點參考資料:“最後春遊那一段有講,男主對女主講過他想要把漂亮的花拍下來……膠卷裡應該都是女主拍下的花。所以男主撕開膠卷看過之後失聲痛哭。” “沒有沖洗過的底片什麼都看不到啊,而且一旦從暗盒裡抽出來就整卷曝光作廢了。我也很好奇底片上是什麼内容,但估計也隻能和金永浩一樣永遠也不知道了。”
男主最初槍殺學生和後面在酒吧警告疑似學生的疑似陪酒女是一個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