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th PYIFF-02 小城之春首映。
其實也不是真的多麼爛,看的時候,沒有映後和沒刷手機的時候,有很複雜的觀感和很怅惘的情緒。
對于我們這一代的我所經曆的童年,我既不覺得美好,不想再來一遍,卻也有一些留戀和珍視的意味。那些與古詩、課文中的文字共振,與文人的氣質和士子的追求碰撞的時刻,我真實的經曆過。顯然,寫作應當從這種心頭為之顫抖的時刻開始,而不是我們經曆過的模仿,不是影片中雖然試圖推翻、其實隻是施舍和服務于更大的目标、無比真切和無奈發生着的模仿。這本可以是主題,但是根本沒能成立。
影片中反轉之後的“照本宣科”式的表達,有時代特色,本以為也是一種諷刺。廣播錄音的音效讓暖黃畫面有一種詭異的死感,而混亂且混雜的時代設定,搪瓷杯、黑闆報、牆皮、短視頻、網絡用語、上世紀詩朗誦文風……似乎也讓諷刺效果成立,隻是不那麼令人愉快。
但是,當映後導演開始“裝”學習借用拼貼了多少風格,繼而小演員的發言讓人驚覺小爹照進現實,再到觀衆發言表達對馬老師作文書的喜愛之時,對“雙減”究竟是什麼态度,對作文究竟是什麼态度,對教育究竟是什麼态度?我完全看不到一個鮮明的表達,更遑論作為文藝工作者該有的反思性和批判力度。一衆賣着賣着戲弄觀衆的居高臨下感,昭然若揭。
依舊生氣。與其打着别把作文當回事的旗号,其實建議别把自己太當回事,别把觀衆不當回事,别把應有的創作态度不當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