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開篇是黑白的回憶,一個黑人女孩,戴着眼鏡,一手抱着書本,在叢林中奔跑。

開場介紹三位女主的一幕,是一場“追逐戲“。女主們的汽車抛錨,白男警察前來審問她們。

幾句對話過後,形勢出現了180度逆轉——女主們說服了警察她們的工作的重要性,讓警察護送她們上班。這一幕告知我們:三位女主有展開變革的意志和能力。

接下來,有三個場景都直觀展現了人物的奔跑。這三個場景都以Pharrell Williams的歌Runnin'為配樂,将重要的劇情節點串聯起來。
第一個場景:女主第一次意識到因為維吉尼亞州的種族隔離政策,她每次想上廁所,都需要跑到距離辦公地點800公尺的西側大樓才可以找到“有色人種女廁”。為了不耽誤工作,她每次跑去廁所還要帶着一沓沉重的計算簿,好在如廁的時候可以抓緊時間演算。

第二個場景:大雨,女主跑到廁所時已經渾身濕透。可以說是整部電影的情緒最低谷。

第三個場景:研究人員在友誼7号起飛前突然發現IMB的演算結果有出入。宇航員表示隻有在演算結果經過女主Katherine确認之後才能起飛。然而,此時女主已被調職。于是,一個男研究人員被命令跑去800公尺之外的西側大樓請求女主的幫忙。

女主Katherine憑借自己的本領和遠見成為了那一位“無可取代的人”,故而整個決策系統都要為了得到她的幫助而破例。正如另一位女主Mary對法官說的,她會成為“第一個”。

女主的傳記電影,除了要真實反映曆史上的不公,更要彰顯女性的抵抗和反殺(Resistance)。這部電影用前後三個“奔跑”的場景外加幾處呼應,展現着權力的反轉和女主的成長。
Together we fightOh, but no more running.No.
(摘錄配樂Runnin'的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