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在知乎看到了段亦宏先生關于電視劇《雙探》的評價,主要講述了故事背景及創作方向,包括為了力求真實在北方天寒地凍的環境中,演員如何克服嚴寒力求真實完成了這樣一部犯罪劇集,而他亦首次擔任了本劇的監制,算是為該劇品質保駕護航吧。
看完介紹,我自動腦補本劇會不會是仿美劇《真探》第一季那樣的雙警探案題材類型,因為凡事以探為關鍵詞命名的影視劇主要會以主角的探案視角出發,層層剝開故事真相,參見《盲探》、《神探》、《真探》等等,而段先生主演的犯罪題材的警察形象也是有口皆碑了,高光之作——《烈日灼心》,保衛科長的《暴雪将至》。
接下來我點開了本劇,(目前隻看到前8集,以下内容會有劇透,請謹慎閱讀)剛一打開直接進入故事,設定在90年代,以一個小男孩親眼目睹了暴力兇殺場面,接着男孩被父親帶離了此地。接着進入序幕濃厚的老東北大煙囪冒出陣陣濃煙以及凋敝的城市面貌、韓語路牌标示、高空俯拍下的密林,配合冷冽的畫面風格,故事發生在東北跟朝鮮接壤處沒錯了,應該是吉林延邊,交代的很準确,以後每集開始都會引入一個劇情片段,引人遐想,此種方式是緻敬還是抄襲我就不好說了,懂的自然懂。
接下來就大緻聊一下本劇帶來的觀感體驗和一些邏輯問題。通過鏡頭,李慧炎是一個生活在北京二環内住在大雜院的人民警察,中年單身父親,沒有交代老婆是離了還是去世了,目前正為平房裡添置一個抽水馬桶犯愁,交通工具是一輛老式自行車,excuse me?因為沒有再交代年份,我就默認為還是在90年代,但畫面色彩風格與片頭明顯差異以及随處可見的汽車提醒我又不像是上個世紀,接着進入辦公場景,看樣子像在轄區派出所,也是大院裡,刑警隊裡還有3個同事,他的地位應該排第三,僅僅比小白警察好一點,屬于單位裡存在感偏弱的老警察了。接着一次出警,和大鵬主演的殡儀館工作人員——周遊相識,經過交談,李警官對周遊的法醫鑒定能力比較認可,雙探男主都出場了打了個照面,周遊主要工作擡屍體,給遺體化妝,職業自稱入殓師。好奇這個名詞是舶來詞還是我國也以此為稱,因為我直到看了奧斯卡獲獎電影《入殓師》才知道這個職業名詞。
接下來劇情進入快速模式,幾乎同一天,李警官兒子的女同學——範小媛回家途中被歹徒開車綁走,而同時李警官的兒子毫發無損,呆立原地,後來我明白此處綁匪仁慈的設計,是為了讓騎單車的李警官去追歹徒,且認下車牌号。直到車鍊子斷掉李sir拿出智能手機報警我才意識到故事發生在當下啊,這一點讓我頗為颠覆。北京的土著警察,别問為啥是土著,一般人還有不起大院房子,從其刻意的老北京方言、住大雜院兒且親切和睦的鄰裡關系都不覺得違和,就這樣愣是沒有一套像樣的商品房,且為家裡安一個抽水馬桶犯愁不已,找人施工還借不到錢,按理說不買房應該不用還房貸、他也沒有體現燒錢的不良嗜好,交通工具老式自行車,隻是養一個兒子不至于過成這樣,帝都的人民警警察待遇如此之低讓人不禁懷疑。接下裡就進入更不能理解的劇情,第2天隊長通過交通網絡查到了綁匪藏匿地點,一處廢棄暖瓶廠,就臨時通知李警官、一行四人出發去抓人,直到這裡派出所所長、或分局長都未出現制定抓捕行動,也未向武警尋求幫助,隻能說隊長自信能力超強,綁架案在哪出現都會當大案處理,更别說是在北京,絕不是一個小隊長他們想咋辦就咋辦。可以參見吳若普綁架案,以及以此為原型的拍攝的《綁架吾先生》。不出意料地行動以失敗告終,隊長跟隊裡老二負傷挂彩,其中一個歹徒受傷,并順利帶着孩子駕車出逃。就這樣,分局長仍未出現指導工作,就這樣,李警官跟新兵和一個剛調來的警察3人在受傷的隊長安排下踏上千裡追兇之路。
緊接着綁匪要出城,偷貨車設計也太兒戲,是覺得太沉悶刻意增加笑點嗎?我承認那個胖胖的司機很可愛。但可愛不代表沒智商啊,車被偷了不報警嗎?沿路高速都不用設點,收費站都能攔下來。追兇3人組明知道歹徒目的地,也不向沿線高速交管通知沿路設卡就直奔目的地——雙塔,故事一定要在那裡發生,雙塔這個名字很牛,我乍一聽,第一反應是指環王的建築怎麼引用到這來了,然後一下明白,雙塔對應雙探,這名字很好記,很讨巧。說起來故事的另外一條線周遊也同時啟動,就在綁架案發生的當晚,他的父親被謀殺,殺手殺人後從容地留下一個碑文線索快速逃離現場,也踏上了去往雙塔的長途汽車,法醫潦草地看完現場就把屍體交給了周遊?這是什麼處理?這案子發生不在李警官轄區,所以他壓根不知,周遊發現父親被殺疑點重重也不向辦案警察說明情況,而是自己第二天也往故事交彙地雙塔進發。看明白了嗎?之所以讓綁匪、殺手、雙探男主順利去往目的地,北京及沿線的交通管網監控統統失靈,警察也集體降智。就這樣,綁匪遇到設卡警察也輕松逃脫。一路輕松地開到了東北,這裡不得不說秒啊。而快到雙塔的時候,殺手、綁匪、雙塔男主都選擇先不進城,要到深山密林當中走一趟,綁匪老大身負重傷的情況下愣是帶着人質女孩和一個兄弟熬到了守林人的駐紮地、而此地早有人接應準備,接着李警官3人也摸到了守林人營地,在雙方都沒有任何直接證據表明身份的情況下,在房門口就爆發了一場槍戰,隻能說歹徒太硬核了,2個歹徒被擊斃殺死。而綁匪主犯再次帶着女孩子順利逃脫。說個題外話此處如果設計成李警官3人以過路人的身份打聽問路進去屋子裡後,雙方發現不對後再爆發槍戰是不更合理,奈何歹徒不答應啊,不問青紅皂白就開槍。主犯又跑了,李警官兩位同事受傷,孤勇警察上身,雪地中展開追擊,幾乎凍死時偶遇守林人和大鵬開車經過,撿回條命,與此同時女孩求生欲爆棚,逃脫控制獨自往密林更深處跑去,與綁匪玩起了捉迷藏。再說殺手一路前行,不小心夾到捕獸夾,跟女孩不期而遇,也沒更好選擇,跟着殺手回到雪地中的一個地窨子中過了一宿,第2天清晨出去想下山,中間匪徒來到地窨子後得知女孩來過再次出去找未果。傍晚時分女孩再次來到這裡,等殺手帶她下山......,你們這捉迷藏玩得秒啊,再說一句女孩很抗凍,匪徒二人因聯系不到上家,死了兩個接頭的,也找不着人質,有點兒倒黴,選擇下山從長計議。李警官經曆雙塔嚴寒撿回條命,也終于下山跟本地警方搭上,周遊搭上佛系守林人也堅持認定雙塔就是要揭開父親被殺秘密的地方。
之後的劇情開始混搭,進入慢節奏,周遊總是莫名其妙出現在不該出現的地方,跟男主李警官有意無意聊兩句,彼此走開,各忙各的。因為守林人和雙塔地下情報網頭目——冰姐認識,自告奮勇幫忙找關鍵人丁永利,由此揭開了一場二三十年前的一場雙塔前塵往事......,主線劇情中綁架案的主謀開始浮出水面,綁架女孩時為了給自己續命?我隻能理解需要女孩的器官還是血液?僅僅因為全中國隻有這一人跟他匹配?冰姐、殺手、羅和尚、丁永利、周遊父親及幕後主謀,幾大人物線索混亂交織起來,隻看到這裡了。表示已經很難看下去了,隻說人物主線吧,李慧炎和周遊,兩人都信誓旦旦要在雙塔查出個究竟,李的主要目的應是解救人質,時兒孤勇、時兒窩囊,就是沒有表現出一點探案作風,也就是沒有一點能夠推測歹徒下一步行動,總是哪裡有情況就奔向哪裡,很多明面線索已經擺出來,反倒不急不慢地過起刑警日常,就拿綁匪被抓後供出老七是中間人,都不去想辦法抓捕,直到老七被凍死在凍庫才想起來去找,而凍死後被點破死因是急凍,也反應不出自己曾經調查過的一處殺手屠夫的凍庫,而作為刑警,一點處理案發現場的能力都不具備,很多關鍵信息都要通過周遊口中才能知道。目的就是為了加強雙男主互動?而其辦案方式跟他的老式自行車一樣還停留在上個世紀,處理綁架不從關鍵人物入手,居然去張貼起了尋人啟事。周遊也是邊旅遊邊查案,總之就像李慧炎講的一樣,哪都有你。雙塔真的很小,小到關鍵人物橫的豎的說起來都認識,雙探男主線直到劇情過半仍未看出何為“雙探”,接下裡的劇情走向何處我已不想了解,就此打住吧。本劇看得出來想拍出那種黑暗、冷峻、壓抑的犯罪故事,又想故作高級的玩起多線叙事,通過回憶、記憶展現這個小城塵封的秘密,後期出場人物逐漸增多,彼此互相聯系,造成一種迷局,但觀感真的很差,總是這一榔頭那一棒子,一條線沒講明白,再叉一條線進來,再說演員表演,看得出來段亦宏确實是身先士卒為體現東北極寒之低,也确實吃了不少苦頭,演技、表演方法和《暴雪将至》裡的落寞邊緣保衛科長十分接近,但智商還不及他,另一主演大鵬,恕我對他不了解,隻看過其曾經演的段子喜劇——DS男士,據說後來轉型了,開始拍嚴肅現實題材,就說這部戲裡的表演我覺得是不及格的,幾大情緒點都未演繹到位,跟段奕宏的對手以也是四平八穩毫無變化,如果闆起面孔帶上黑框不講段子就算嚴肅,我覺得做個所謂喜劇演員更适合他。
最後,我想說這部戲在犯罪類型的嘗試是不OK的,較高期望引起了更大的失望,這個題材好好打磨下劇本,貼近下現實,其實可以做的更好。中國都市懸浮偶像劇的毛病總是主角生活在收入和工作嚴重不相符的地方,造成觀感的撕裂,完全無法代入,而本劇中的主角為了表現平民化,生活與現實嚴重脫節,辦案方式也像是在上個世紀,給觀衆一種年代很迷惑的感覺,劇集問題更多的是編導部分的多線交叉叙事不清晰,強行制造各種巧合,嚴重造成故事的諸多不合理。這是本劇最大敗筆,畢竟不是人人都是昆汀或者甯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