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蓮花度假村》每一季都圍繞一個核心諷刺主題展開:
第一季(夏威夷)——金錢與階級第二季(西西裡)——性與欲望第三季(泰國)——靈性與死亡
相較于前兩季聚焦在物質(第一季:财富;第二季:性),第三季的主題更偏向内心世界的沖突。人物們來到了一個表面上充滿禅意的度假村,卻依然被自己的欲望所奴役。他們表面上在“靜修”,但實質上度假村裡仍然充滿了陰謀、性誘惑和即将到來的死亡。
死亡與業報
在這一季中,死亡與業報是最核心的探讨主題。Mike White 直言,本季是一部關于“東方宗教與靈性在死亡面前的諷刺且有趣的故事”。
泰國佛教強調業力循環、生死相續,這對習慣了西方成功學(Meritocracy)思維的富人是一種沖擊。劇中暗含着兩種觀念的碰撞:
西方成功學:西方富裕階層往往相信自身成就源自個人努力和能力(“赢者通吃”的精英信條)。東方因果觀:東方的因果觀提醒他們當前的福報或許是前世因緣,今生的惡行也終将帶來報應。
對于劇中的富豪遊客來說,長期身處資本主義上升軌道,使他們更傾向于前一種信念:相信自己應得當前的特權,并理所當然地追求更多。然而泰國的宗教環境不斷提醒他們另一種視角——也許他們的富貴并非全然出于自身,可能是宿世善緣;更令他們不安的是,今生的貪婪或惡行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報應,不是在此生就會顯現,便是在下一世埋下苦果。
不過《白蓮花》系列曆來對因果與道德報償持諷刺态度。在前兩季中,作惡者未必受到制裁,反而有時逍遙法外,而老實人可能遭殃。
佛教與泰國文化元素
這一季中充滿了佛教與泰國文化的元素,如:
寺廟、僧侶、冥想課程、傳統舞蹈度假村的斷網、素食養生、瑜伽靜修關于因果報應的哲學讨論
但可惜現代富人将“靈修”當成一種商品,他們去瑜伽館、參加冥想課,打卡寺廟景點,但他們的目的并不是追求真正的智慧,而是用“精神體驗”來裝飾自己的身份。他們消費靈修,就像他們消費奢侈品一樣。

第一天晚餐節目跳的是泰國傳統木偶戲(Hun Lakorn Lek)。可能隐喻劇中某些角色看似自由,但實際上被更大的勢力或命運擺布。

預告片裡跳的應該是泰國宮廷舞(Lakhon 或 Fawn Thai)。頭飾(Chada)可能源自《羅摩衍那》(Ramakien)或佛教神話,代表仙女或神祇。
泰國佛教與西方新世紀靈修
泰國佛教作為上座部佛教的代表,具有嚴格的教義與修行體系,其核心在于出離心和解脫道。泰國佛教信徒相信人生充滿苦(四聖谛之首為“苦谛”),隻有通過持戒、冥想等嚴格自律的修行,斷除貪嗔癡,才能逐步解脫輪回。
而西方新世紀靈修(New Age Spirituality)則是20世紀下半葉在西方興起的一種松散靈性運動。新世紀靈修往往糅合瑜伽、冥想、能量療法、星座、水晶等各種元素,強調個人的身心療愈和精神成長,但缺乏統一教義和宗教規範。
二者最大的不同在于:
泰國佛教:重視自我超越與無我(ego-transcendence),要求修行者放下自我、服務衆生,以最終證悟“無我”和“涅槃”的境界。西方新世紀靈修:圍繞自我提升(self-improvement)與滿足個人需求展開,比如減壓、增強幸福感、甚至追求事業成功等。
因此,新世紀靈修常被批評為一種經包裝的消費品,沒有觸及宗教的利他和解脫本質。
在劇中,我們可以透過角色行為看出這種差異帶來的沖突。當地的泰國僧侶可能秉持簡單清貧的生活方式,每日打坐誦經,以戒律嚴明約束身心。然而富有的西方遊客則習慣了舒适享受,哪怕參加冥想課程,身邊也少不了奢侈品和随從服務。他們對佛教理念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例如将冥想等同于放松身心的工具,而忽視了佛教冥想旨在洞見無常、培養出離的目的。

泰國的上座部佛教(Theravāda Buddhism)是國家主流信仰,但長期受到印度教(Hinduism)影響。早期的素可泰王朝(13-15世紀)和大城王朝(15-18世紀)受到印度婆羅門文化影響,皇室繼承了印度教的神靈體系,包括毗濕奴(Phra Narai)、濕婆(Phra Isuan)、象頭神(Phra Phikanet)和梵天(Phra Phrom)。梵天是“四面佛”:泰國将梵天(Brahma)形象本土化,稱為“Phra Phrom”(พระพรหม),通常塑造為四面、四手、持法器的神祇,象征:
創造力(創世之神)智慧(代表因果法則)财富與福報(人們向他祈求好運和成功)保護和庇佑(四個方向的守護者)

僧人手中拿的是法扇(Talapat,ตาลปัตร)”。
僧侶走的道路有巨龍裝飾(納迦,Naga),泰國佛教認為龍(Naga)是佛法的守護者,此處可能象征佛教力量的莊嚴和神聖。
片頭壁畫考據

中間這幅畫來自曼谷素旺那蘭寺(Wat Suwannaram Ratchaworawihan)的壁畫,屬于拉達那哥欣時期(Rattanakosin)的佛教藝術,繪制于泰王拉瑪三世(Rama III)時期。
畫面中央是一座典型的泰式宮殿,象征着國王或王子的住所,可能是韋薩塔拉王子(Vessantara)或涅彌王(Nemi)的宮廷。畫面上方有一群浮動的天神(Devas),雙手合十,象征着他們在見證佛陀前世的修行。畫面左下角和右下角出現了日常生活的場景,如商人、僧侶、仆人等,展現了世俗社會的運作方式。
左右對稱的兩張是泰國寺廟大門(ทวารบาล, Dvarapala)的裝飾畫,繪有護法神(Dvarapala),旨在守護佛法與廟宇。

這張畫我沒有找到原圖。不過兩側中心人物很好認,是金翅鳥迦樓羅(Garuda),半人半鳥的神祇。迦樓羅在泰國文化中是毗濕奴的坐騎,象征王權、力量和佛法的守護者。畫面底部有兩個類似半人半鹿的生物,可能代表《納林通本生》(Nalinika Jataka)中的角色,或神話中的森林精靈(Kinnara)。背景描繪了蓮花池塘,象征着佛教淨土或修行聖地。

這張畫的主題應該是佛教地獄(Naraka)或輪回(Samsara)。中央部分有熊熊燃燒的烈焰,可能代表“阿鼻地獄”(Avīci),即最嚴酷的地獄。畫面兩側的大門繪有蛇鱗狀裝飾,可能代表那伽(Naga),這是泰國文化中守護寺廟的神靈,也象征着輪回轉世。

兩側畫上的主角是紅臉、獠牙、身穿華麗盔甲的夜叉(Yaksha),通常擔任守護者角色。畫面中,夜叉正在與一隻巨大的鳄魚搏鬥。
中間的畫我沒有直接找到原圖,不過很可能描繪的是“Jujaka入侵王宮的場景”,即反派Jujaka帶領軍隊入侵王城,以考驗韋薩塔拉王子的布施之心。也可能是印度史詩《羅摩衍那》(Ramayana)的泰國版本《拉瑪堅》(Ramakien)。場景可能涉及猴王哈努曼(Hanuman)率軍攻打夜叉王蘭阇那(Ravana)的王城。

這是一幅泰國拉達那哥欣時期(Rattanakosin)的壁畫,風格接近曼谷素旺那蘭寺(Wat Suwannaram)的作品。這幅壁畫描繪的是《มหาชนกชาดก》(Mahajanaka Jataka,摩诃僧祇本生)中的著名場景——王子船難(“มหาชนกเรือแตก”,Mahajanaka Ruab Taek)。這是泰國本生故事(Jataka Tales)系列中十世本生(ทศชาติชาดก,Ten Great Jataka)之一,強調修行“精進波羅蜜(วิริยบารมี)”——即堅定不移的毅力和不放棄的精神。
右側的船隻已經破裂,船員們紛紛落水,表現了海上風暴的恐怖。人們掙紮求生,一些人騎在海魚上,一些人被海浪吞噬,象征生死無常。畫面左上角,有天神(เทพ)漂浮在雲端,可能代表着摩诃僧祇王子的守護神。畫面左下角的大魚可能是象征着大海的兇險。經過七天七夜的掙紮,王子最終被“摩尼妙仙女”(พระแม่มันีมณี,Manimekhala Devi)所救,并帶到了岸上。

這張畫是一幅從Wat Suwannaram(素旺那蘭寺)的壁畫中提取、處理後的版本,完整的壁畫描繪了佛陀前世故事中的韋薩ンタ拉本生(Vessantara Jataka),展現了佛陀在成為釋迦牟尼佛之前的最後一世。韋薩ンタ拉王子以無私布施著稱,他甚至将自己的孩子和妻子贈予他人,以實踐至高無上的慷慨之道。畫面中央是一座裝飾華麗的泰式宮殿,内部供奉着一尊佛像,象征佛法的中心。殿内圍繞着許多侍從、僧侶或國王的随從,可能代表王子布施的場景。整體以深紅色和金色調為主,這是典型的泰國宮廷壁畫風格,象征佛教的尊貴。背景的伽魯達(Garuda)、天神(Deva)和守護神獸展現了佛教宇宙觀。
本季角色的着裝
身份是牢籠,每個人都困在自我形象裡
(A) Ratliff一家
來自北卡羅來納、典型“WASP家庭”(Wealthy Anglo-Saxon Protestant Family)。
身份是個牢籠沒人能逃離這個牢籠無論富有,貧窮,成功或失敗我們都會建造牢籠把自己鎖在裡面然後扔掉鑰匙

老爹Timothy帶的表是rolex daydate星期日曆型。标志性的全金(dd隻有貴金款),紀念型表帶jubilee,應該就是比較經典的36mm表徑,還有12點位的星期窗。

出場時貴婦 Victoria 背的是23年的 Gucci Bamboo 1947 super mini bag,包不在貴而在新~
帶的表應該是Rolex Lady-Datejust.

左邊大哥Saxon帶的表是理查德米勒,真 · 富二代表。Piper 的裙子是 Ralph Lauren 的,很常春藤少女了。

去金山寺路上Piper 的碎花襯衫來自 Ciao Lucia,是個平價少女品牌。

晚餐時分 Victoria 的裙子來自 Jim Thompson,這條我覺得很漂亮,價格大概500刀。

小天使 Chelsea 的裙子隻要小幾百刀,來自一個小牌子My Beachy Side,不過同款在劇播出後迅速賣斷貨了。

女律師 Laurie 出場穿的是 zimmermann 的度假裙(她似乎很喜歡這個澳大利亞郊區貴婦牌子...),背的包是 Loewe。
大明星 Jaclyn 穿的是 Alemais 的度假裙,同樣不是很貴。背的是Valentino 的小包。
總裁夫人 Kate 穿的裙子來自 Paul Smith,這三條都是小幾百刀的價位。
Jaclyn 帶的時裝表看不出來是哪家的,香奈兒蒂芙尼寶格麗都有類似的款式。

Jaclyn 外面披的這條紗裙子是 Chanel 的秀款。
Kate 的玫紅色泳衣還有印花圍裙都來自 Valentino Garavani (華倫天奴副線)。
再一次,Laurie的泳衣又是 Zimmermann(我要開始猜測 Laurie 是不是在強行僞裝鄉村貴婦的松弛感了...)。

Kate 這條紅裙子很貴,來自 Lanvin,很有希臘感。

Laurie帶的包是 Zimmermann (又是?!)的2024的 airbag,不貴又很漂亮。不過姐妹團裡攀比如此嚴重,Laurie講道理應該會帶最好的家當的。
未完,以後想起來再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