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把琅琊榜1/2都看了一遍,因為一直也喜歡武俠内容,琅琊榜雖然更多講朝堂之事,但卻是江湖豪氣的情感内核,因此印象頗深。

>>甄嬛傳與琅琊榜1
因為同是十年來為數不多的現象級爆款,又都是古裝,這兩部劇常被人作比較。有人說“女人看甄嬛傳,男人看琅琊榜”,這個說法雖然印證一些現象,不過還是太淺。作為兩部劇都看過多遍的人,
個人感覺是,甄嬛傳整個故事的場景是“微觀”的,就是在後宮,在一個男人與多個女人之間,故事細節做到極緻,環環相扣,沒有多餘的人物、事件,一路微不足道的台詞都甚至暗藏玄機;此外,甄嬛傳是現實主義的,不講什麼煽情的話,所有人都被困在宮中,争鬥後沒有真正的赢家,紫禁城不過金玉其外。
而琅琊榜1的故事更“宏觀”,從起因到結果,一個籌謀了十三年的基督山伯爵一般的複仇故事。從前朝、到後宮、到江湖,千絲萬縷,牽一發而動全身。琅琊榜其實是理想主義的,匡扶王朝,激濁揚清,堅守内心的理想、正義和情誼,并最終取得團戰勝利。

>>琅琊榜1和2
2雖然熱度比1差了太多,但故事本身并不遜色。可能隻是因為大家更喜歡第一部那種開金手指複仇成功的“爽感”,而對第二部一個高開低走,遁入江湖的“長林王府”感到憋屈,所以不想多看。
相比之下,第二部的世界觀其實更成熟,更深刻。沒有太多純粹的惡人,飽受诟病的首輔一直心懷國家,也有能力,隻是相信朝堂制衡比私人情誼更能确保皇權穩固;皇後(太後)也不過是一個典型的兒子大過天的目光短淺的女人。
第一部讓人看到“本心”于人的重要性,第二部在此之上還诠釋了“朝堂制衡”“皇權穩固”這樣一個值得永遠探讨的話題。制衡,古今中外一直存在,甚至在我們的工作、生活中也并不新鮮。

>>風起長林,傳承之妙
琅琊榜1的結尾有這樣一句對話“起風了”,“是這宮裡的風,從來就沒有停過”。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何況朝堂之上,“風起長林”由此而來。
有榜1珠玉在前,榜2還能交出令人滿意的答卷實屬難得。在整個50集的劇情中,多次回顧第一部的往事,但是又分寸得當,令人動容。
相比劇中兩次出現的第一部劇情回放,一些台詞間的秘語更讓人感慨。
“南境的穆王爺上個月去世了”,“這世上見過他,還記得他的,已經沒幾個人了”。蕭庭生追憶梅長蘇,不怕英雄遲暮,不怕戰死沙場,卻怕世上無人記得。
“衣冠葬王陵,遺骨歸梅嶺”。蕭庭生終葬梅嶺,一生戎馬、鞠躬盡瘁,如他所言,他守住了對先生的承諾。
“這是哪裡”,“這是以前的蘇宅,擱置很久了”,“梅長蘇”。最後一集,那個活在萬千觀衆心中,在第二部各種台詞中被彈幕緬懷的男子,終于在最後一集,被反派提及。彈幕說“還是梅長蘇赢了”。

>>江湖之遠與廟堂之高
想起第一部開頭蔺晨一句台詞“問題出自朝堂,答案卻在江湖”,兩部看下來,朝野和江湖從未曾真正分開。即使琅琊閣從不過問朝堂之事,但于世間行走,就不可能真的置身于朝堂之外。
不管江左盟、天泉山莊,不管是蕭平旌,段桐舟,無論所謂正派還是反派,他們都為了自己的目的,或從江湖卷入朝堂,或從朝堂遁入江湖。有人不滿足于江湖名望,想獲得更多名利,成為權柄的劍;而有的人不屑于朝堂争鬥,想陪伴佳人,成為逍遙的劍。
第一部最後江湖氣的其實是蕭景睿,他赤子之心從未改變,行走江湖、恩怨分明。
第二部則是蕭平旌,他和林溪的每一次相遇都讓我仿佛看到過去武俠小說的情節,兩個人在各自的領悟成為佼佼者,彼此嫌棄、試探、愛慕、信任,在經曆亂局和考驗後在尚好的年紀遁入江湖,太美好了。
當然不得不提一句梅長蘇,他是整個琅琊榜故事的靈魂人物,始終記得他第一次出場的鏡頭,一葉扁舟、披風貂裘、伴笛聲而來,“搖曳人間冰雪樣,俯首江左有梅郎”。

>>祖傳兄控弟控
這個不多說了,“祁王兄”、“小殊”、“皇兄”、“平章大哥”、“平旌哥哥”…蕭家真的…兄友弟恭

最後說一個第二部我最熱血的鏡頭吧。蕭元啟謀反後聽說蕭平旌千裡勤王,已到城門,他在城牆上與蕭平旌對峙,調侃對方不過來了聊聊數百人。蕭平旌手舉寶劍,身後山間湧出千軍萬馬,“此去泉台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