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一天看了《藍白紅三部曲之白》(在法國國旗中,藍代表自由,白代表平等,紅代表博愛)男主是波蘭人,女主是法國人。劇情是結婚——離婚——複仇(男主将女主送進監獄)。
①死過一次,才知道生的可貴。②愛之深,恨之切。③循環的不平等。④基耶斯洛夫斯基祈禱的平等。
主題是平等,而電影中我看不到平等。平等是個僞概念,雙方的關系一直在互相傾斜。
男主在異鄉的割裂感,語言不通,地位卑微,失去自信,性無能,缺乏主導權,造成了離婚的契機之一。
複仇的動機——尋求愛後,被羞辱,被背叛的自尊。
至始至終兩人理想的愛就不同,而造就了不斷循環的不平等。女主想要尋求平等的關系,而男主隻想要至上而下被支配的愛。
結婚後,世俗來看獲得了平等,而在真正的關系中,關系是失衡的。男主失去了他的欲望和性功能。男主自身的理念被異化,女主感到了自身被客體化後提出了離婚。
結尾的複仇,男主隻剩下了不斷的愧疚與絕望的虛無。想起擱淺中的歌詞——我隻能永遠讀着對白,讀着我給你的傷害????。
結尾女主還是認可了男主(聽說這段是臨時加的)。導演祈禱波蘭與法國依然能夠像從前一樣尋求平等與博愛的關系(查了一下曆史上法國和波蘭,就是相虐相殺的一段關系)。
白色的婚禮與紅色的賓館,看到了純粹的體驗與情感,可惜這隻是在表象下暫時的美好。
在藍色我看不到自由,在白色我看不到平等。整片給我的感覺是悲觀的諷刺與向往平等的祈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