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先要祝賀《奧本海默》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克裡斯托弗·諾蘭也獲得最佳導演。

電影采用雙線叙事,從施特勞斯(小羅伯特唐尼飾)開始展開故事,通過在小羅伯特唐尼(飾演斯特勞斯)和基裡安·墨菲(飾演奧本海默)之間不同視角發複切換來展開奧本海默在二戰期間領導研制原子彈的過程。貫穿電影的,始終是審判奧本海默的聽證會。

電影的叙述是黑與白兩種視角的雙線對立,黑與白,光明與黑暗,純潔與罪惡,并非對立關系,而是相互依托,相互存在。隻有當一方的利益受到損害時,那麼這種兩元關系便會失衡,一方必會審判另一方。電影也就從這裡展開。

...
奧本海默
...
施特勞斯

奧本海默和施特勞斯依據個人看法并非代表着個人的收突和矛盾,而是代表着物理與政治的矛盾。當政治需要物理時,物理就開始被推崇。而奧本是科學家代表,或者說是科學,施特勞斯就是政客代表,或者說是政治本身。推動世界發展的兩大力量就是政治和科學,這個片子就是政治和科學的合作與博弈的過程,即聽證會。而毫無疑問,勝利的天平總會倒向政治。施特勞斯這個角色是後面出場的角色,這也對應着冷戰,政治逐漸登上曆史舞台,而物理卻沒有那麼重要。

電影中的兩個人也都沒有對錯勝負之分。奧本海默領導各位頂尖物理學家造出了原子彈,而卻受到了驅逐,但多年後也收獲了榮譽和歡呼,而施特勞斯形象的複雜不亞于主角,看似輸掉了聽證會,但在某種程度上說,他卻是赢了,因為他公報私仇,報複了奧本海默,使他在短期内身敗名裂,輸赢早已不能輕易辨别。

當然,奧本海默也探讨了人性的複雜性。有一天,當他們對你的懲罰足夠多時,他們會給你提供鲑魚和土豆沙拉,發表演講,給你一枚獎章。請記住,這不是為了你,而是為了他們。

...

《美國的普羅米修斯——奧本海默的勝與悲》(原著書名)

在電影的開頭,就出現了普羅米修斯。普羅米修斯譯為“人類的火種”,在希臘神話中是一個為人知曉的悲劇人物,英雄事迹也廣為傳誦(拜倫,歌德,索福克勒斯)。比如盜火者,被縛的普羅米修斯。

奧本海默正像普羅米修斯那樣,将原子彈帶來了人間,它的作用正如火的作用一樣,亦能創造,亦能毀滅。将火種帶來人間之後,普羅米修斯便被束縛于大高加索山上,日夜忍受着蝕食之痛。被縛的普羅米修斯也是因為宙斯的私心所造成的。奧本海默的命運也和這位古希臘與之對應,原子彈爆炸後,良心隐隐作痛,人們的譴責以及聽證會的舉辦。

奧本海默是具有古典的英雄主義式的人物,正如副标題說的——勝與悲。

...
美國的普羅米修斯——奧本海默的勝與悲

另外,電影對愛因斯坦的處理也非常不錯。雖然次數有限,但每一次都可以影響劇情走向。

...
愛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