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愛”這個字眼你最先想到什麼?在我們刻闆印象中最先浮現的是愛情。
《健聽女孩》給我們呈現了不同意義的愛。
一者是熱愛。是露比作為一個聾啞家庭唯一的正常人,在十七年來所承受的壓力仍然能夠熱愛生活,熱愛家庭,熱愛音樂的熱愛。
“我期待你也是個聾啞人”,在露比出生時她母親曾這樣期待着,可惜她不是。這是露比可以作為一個正常人的幸運,但同時也是這個女孩子的不幸。唯一的正常人,意味着和外界交流的衆多壓力都負擔于露比身上。她男朋友說她三年級就像個大人一樣熟練地帶着家人去吃飯,像個大人點啤酒。看似羨慕的話,反而反映着家庭壓在女孩身上的負擔。正如露比的爸爸說“她從來沒當過一個寶寶。”
家庭成員的非健康狀态在露比成長過程中也制造了很多壓力。她進了學校無法正常的與同學交流、同學對她家庭成員的非議,家庭窘迫的物質環境都在影響着這個女孩子。當她還未向維老師自我介紹的時候,維老師就知道她是“聾啞家庭”的孩子。“聾啞家庭”四個字已經給露比的成長貼上了标簽。但是影片呈現的露比迥異于我們所認知的這樣家庭誕生的孩子的陰暗,反而是一種開朗的、陽光的、自信的狀态。
露比經常騎着車在回家的林蔭小路哼唱歌謠。
露比熱愛生活。
前面所說姑且算是露比身體和心靈面臨的壓力,但真正的壓力來自于家庭内部。露比最幸運的應該是誕生在了一個充滿愛的家庭,但同樣這個家庭像是給她的一個禁锢。露比是個正常人,她的很多行為活動家庭成員無法參與其中,母親不喜歡露比聽音樂,哥哥覺得露比插手他的别人交流讓他看起來很蠢,父親覺得露比不能離開這個家庭。露比本來因為成績差可能已經默認了一輩子與家人生活在一起充當傳譯員的身份,但偏偏維老師給了她上大學希望。
音樂是露比熱愛的東西,大學是露比改變生活的途徑,家庭,則變成露比走向二者剪不斷理還亂的鎖鍊。失去家庭的露比影片中已經給我們呈現片段了:露比沒有和父親與哥哥出海,船上一團糟,面臨巨額罰款、甚至執照都被吊銷了。
露比可以走嘛?可以,露比是一個自由的生命個體,家庭不應該将她束縛,她有追逐自己夢想和生活的權利。露比能走嘛?不能,她無法抛棄深愛自己和自己深愛的家人。從與父母争吵想要離開這樣子的生活去追逐夢想到要和家人在一起,影片呈現了露比的思想鬥争過程。在夢想和責任之間,露比選擇了責任(但我認為我這樣說是無恥的),因為她愛她的家庭(這樣說似乎合理一點)。
一者是愛情。露比在追求音樂的路上遇到了愛情,這需要感謝維老師的包分配(開個玩笑)。不過我的确不太能理解露比是怎麼和他男朋友走到了一起,兩次跳水就可以的嘛,有沒有青春期的荷爾蒙作祟,或者是音樂的互相感化?但是可以看到他們是互相尊重的,露比的男友也在露比走後成了聾啞家庭的“編外傳譯員”。
最後一者則是家人之愛了。媽媽愛露比,給露比買了紅裙子,哥哥愛露比,讓露比去追求自己的生活,爸爸愛露比,心疼露比從來沒被當做過一個寶寶。一家聾啞的人一起聽露比的演出,音樂廳給予他們的沖突選比正常生活中更大,可以說是跨進了一個從來沒有的新環境,從電影細節可以看出三個人都是局促的。聾啞人在音樂廳是什麼感受?感謝導演給了我們一個鏡頭處理的語言。沉悶,窒息,恐慌,這是我在那幾分鐘的感受。家裡人知道露比唱歌優異的天賦後,毅然的将她送去了面試考場,盡管明白失去露比的生活是什麼樣子。這些都是家人對露比的愛。“我是怕她沒有唱歌天賦後該怎麼辦?”影片開始母親看起來自私刻薄的這句話竟然真的是對女兒以後的擔心。
如鳥出巢。一家都是折翼的鳥,對天空的廣闊和危險都未知,怎麼敢放任幼鳥出巢飛翔。看到幼鳥在天空展翼的自由的姿态之後,也就放心了。
那露比對家人的愛呢?從夢想和家人的抉擇中選擇了家人,選擇用手語一并展示歌曲的意義都是露比愛的宣告。我讨厭将露比的這種愛稱之為責任。在中國幾千年的倫理綱常的統禦下,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愛被異化前者對後者的責任與後者對前者的感恩。這種異化将最純粹的愛變成了一種利益衡量關系,無責任的輸出便沒有愛的存在了嘛?為何要将子女對父母的愛套上一個“報恩”的套子。在這種異化的摧殘下誕生了諸如“養兒為防老”、“父為子綱”等失去情味的話語,将父母兒女的關系硬生生産生一種“恩債”的邏輯。 “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本就是生物族群之間的最本源的愛的呈現,也要加上“恩”的意味才肯罷休。
露比和家人之間呈現的就是本源的愛,而非露比與家人互相之間的“恩情”關系。
除了熱愛、愛情、家人的愛之外,影片還呈現許多愛。諸如維老師的可愛,露比閨蜜的友情、面試老師的寬容、小鎮居民的接納……
我們的愛至少不應該這麼狹隘到隻有情愛。
——————分界線——————
之前一直在想露比的離去是在處理好家人沒有她的窘境後走的,還是最後權衡了夢想。
再一次看她面試節選的《Both Sides Now》的視頻時,發現是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