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BGM,告五人,愛人錯過。

...

還記得第五集結尾的那一小段婚禮鏡頭,當時以為一定是編劇開的玩笑,鎖死Katoby,第六季兩個人也是矛盾不斷,最後的最後,還是分開了。個人覺得,12集拍的很棒,甚至第六季開始,整個《This is US》都變得有點不一樣,有人說是變得家長裡短,有人說是變得一地雞毛,但與我而言,是變得更加真實了,曾經的悲傷釀成檸檬水是好的,是白月光;現在的婚後矛盾頻出腳打後腦勺也是好的,是六便士,而最終,我們還是要面對生活帶來的所有挑戰的,僅僅有一腔熱血,是不夠的。

看的時候真的是五味雜陳,有愛人錯過的難過,有終于解脫的喜悅,有養娃不易的感歎,有生活從不放水的無奈。木子最近一段時間也沒有上班,和劇中的劇情莫名有點相似,在家照顧3歲的娃,剛上幼兒園每天送去上學都是一場戰役,之前木子收到了很多面試,但是總是以距離太遠了,薪酬不夠好,出差不太行等原因拒絕了,她是在為這場幼兒園的戰役養精蓄銳,即使35歲将臨。而我這一段時間的工作比較忙,對,感覺就是每一個父親的slogan,其實很容易感受到木子情緒上的變化,她會盡力地控制,但那并不容易。每天讓娃上一節英語課,做數學作業,還不至于那麼無聊,非常費媽,而隻有在我偶爾早到家的時候,才能帶娃下樓一個小時左右,還世界一個短短的安甯。我的不在場會讓她對上班更加擔憂,擔憂兩個人如果都這麼忙的時候,那誰去顧及孩子的感受。上周帶媽媽去醫院後,我們有了争吵,很安靜的那種,她說我應該更有擔當,這是她提出的唯一要求。婚後的不開心是白牆上的蚊子血,明顯又刺眼。

因為顧及對方的感受,而不能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情,真的很累,甚至煎熬。就像Kate明明工作順風順水又快樂,但是看到下班之後一臉疲憊和倦怠的Toby後,隻能說一句just fine。這是對開心的克制,也是對分享的桎梏,但卻經常發生在每一種親密關系裡,因為在意。

...

他們都曾經努力過。

不隻是本集中去參加夫妻心理治療,還有之前的種種。編劇厲害的地方在于,劇中Kate和Toby都有一段時間單獨帶孩子,而後他們又都有去工作,所以不會讓他們的經曆過于不對等,隻不過編劇為了最後的分開,并不會再去回憶曾經Toby帶孩子的一切。

...

Toby的拘謹從他的坐姿就能看的出來,是因為他不想挽回麼,我覺得不是;也許是因為這不是适合他的方式吧,雖然很明顯,他自己也沒有找到合适的方式。

...

是Toby太過于敏感才會覺得這句話讓人覺得不舒服麼,那個anyway,用的巧妙。

...

夫妻之間的情緒壓抑其實很難,因為彼此太熟悉,除非演技真的好,大部分時間,對方的一點情緒變化其實都像是寫在臉上。Kate對于生活中除了Toby之外的一切,都是積極向上的。

...

而Toby對于生活中除了Kate之外的一切,也是不開心的,小小格子房間的辦公室,可以準點下班的違和感,以及他所謂的Kate的每次挑刺。

...

Toby的情緒的确變得不穩定,或者,他總是急于宣洩自己的情緒。

如果不想輸,就想辦法去赢,或者放低自己的姿态,陪伴的時間和秘密的掌握成正比。

...

好爸爸的評價,從來不是出自于父親本身。

...

一個自己都不開心的夫妻,也的确難以給孩子帶來快樂。

...

你隻能嫁給我這樣的人,真的是異常消極,而cue到Jack,又是火上澆油。此言一出,已基本定局。

...

與其彼此消耗,不如就此分開。

我會為他們之間無限循環的争吵難過。

...

會為他們不知道能夠堅持到什麼時候難過。

...

會為他們在對方眼中看不到曾經摯愛的眼神而難過。

...

會為收拾東西準備離開的Toby難過(這張構圖很有意思,shadow and light,對比明顯)。

...

會為這最後一吻的無力難過。

...

會為Toby最後的溫柔難過(Philip也同樣溫柔)。

...

不過更多的,會為了他們終于能夠露出久違的笑容而開心,即便這笑容更多的是諷刺的幽默。

...

會為了他們彼此都能不用考慮對方感受地呼吸和陪伴孩子而開心。

...

最後的結果是好的,或者編劇想讓它是好的。Kate的笑容明顯更多了,妝容也更美了。

...

Philip努力得到了兩個孩子的支持,也赢得了Kate的芳心。

...

訂婚儀式上的兩個人笑靥如花。

...

Bec說出了Philip的名字。

...

無疑,Kate找到了自己的快樂,和另一個找快樂的人。

木子和我說,Kate和Toby會有不一樣,Kate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而且她的情緒很穩定,不經常宣洩情緒(可能也是因為這個,Bec最後才點名了Kate作為一切的替補負責人)。我有稍微反駁一下木子,在沒有遇到Toby之前的Kate,其實并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

個人而言,不是很喜歡Philip的那段自白,blind wife加分,no children 可以,但是最後的妻子去世,會讓我覺得有點過了,會讓Kate對他的感情變得複雜,而不是單純地有所喜歡,甚至會讓我覺得,這感覺好想另一段相互取暖的戲碼,一如曾經的Katoby。

...

我不想去評價在這段感情裡孰對孰錯,因為如魚飲水,冷暖自知。在我小的時候,我特别害怕父母離婚這件事,這種感覺持續了很久,我小學時候的一個朋友是父母離異的,他叫我媽幹媽,是個嘴甜到不行的孩子;初中時候的一個好朋友也是父母離異的,他叫我的父母老爸老媽,逢年過節都會問候,也是父母離異的,我會覺得他們都有種超越年齡又明顯違和的成熟,和永遠達不到及格線的快樂。

但是慢慢地,我已經非常可以接受這件事情了,很多為了孩子維持婚姻的夫妻,最後也并沒有真正地為了孩子在堅持。

我還是會為了Katoby的分開而難過,像是為一對本應終成眷屬卻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走到一起的情侶那樣,雖然他們的情況并不相同。她們曾經是相愛的,他們曾經是快樂的,他們曾經是浪漫的,但是他們沒有走到最後。也許是因為他們開始的時候是報團取暖,兩個人的心理需求都比較低,有關愛自己的人,健康的生活方式,彼此相愛的戀人;但是随着步入婚姻,生活好轉,他們自然而然會有更高層級的生活需求,兩個人都想要适合自己的工作,以及想讓生活變得更好,明明出發點是一緻的,最後卻分道揚镳。

如果說一些自己的親身感受的話,婚姻是一個不那麼講道理的地方,兩個人的分工永遠不會是鐵打的五五分,這不是逃避責任,而是要要動态變化,兩個人要多溝通,表達自己的需求,一起想辦法,這些是積極的建議;還有些不那麼積極的建議,但是個人覺得非常重要,甚至比前面那條還重要,生活和婚姻中的問題注定無解,一如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我們必須要有帶着問題生活的勇氣和決心,并在這個過程中去想适合自己家庭的解決辦法,開始的時候,每個人的眼睛裡都容不下沙子,哭的多了,也許就感覺不到了,畢竟,沒有在婚姻中流過淚的人,估計也沒有深愛過吧。

我會想到《老友記》中Monica的那個放雜物的櫃子,生說總是 有一地雞毛的。

雙向奔赴是個好詞,隻有兩個人步調協調地往前走,才不會醞釀出那麼多的嫌隙和不開心,不過也是說來容易而已。

很開心最後Toby并未真正地離開,Katoby還在。

...

...

很開心最後Toby終于明白(BGM,劉若英,後來)。

...

...

Toby的明白,是Kate最好的婚禮祝福。

...

...

還是那句話,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

和木子争吵的隔天,早上請了假,媽媽自己早上去醫院抽了血,本想一起去,後來覺得應該讓媽媽能夠自己搞定醫院。媽媽回來後,在木子起床前,我去上班,媽媽帶着娃去了公園,木子醒來後看了《葡萄牙的高山》,中午久違地煲了二十分鐘的電話粥,談及教育導向和如何培養長遠的學習習慣,晚上回來後,木子帶娃下樓去玩了一會,讓我在家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

是的,生活和婚姻有時可能是無解的,但理解和愛是可以穿石的水滴。

Kevin的毛衣真好看。

...

不希望Sophie回到Kevin身邊,他配不上她,就這樣。

...

And,和皮爾森一家生活壓力真的很大吧,Beth應該最懂~大家對那些皮爾森傳統也許都有自己的看法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