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沒有去了解Anne Lister的真實故事和相關曆史,所以隻想聊聊對這部劇和劇中角色的想法。很好奇Anne Lister的日記,我以後看了原著應該會對她有新的認識。
一、關于改編
紳士傑克改編自Anne Lister的日記。很多改編自作家傳記的影視會死闆地放一些主角用羽毛筆在紙上“嚓嚓嚓”寫字的鏡頭,而不會将原故事媒介(文字)的特性展現于叙事和拍攝方法之中。紳士傑克在這點做的很巧妙,日記的特點貫穿于全劇,讓我感覺真的在閱讀Anne的文字。
女主會突然望向鏡頭,向觀衆直接傳遞她的情緒。在做生意時,她會沾沾自喜地朝觀衆眨眼。在被Ann的話語可愛到的時候,她會輕輕地皺着眉頭看着觀衆,告訴我們她已經無可救藥地愛上了對方。而在和Ann或者前任争執過後, 她又會絕望地望向觀衆,淚水在眼中打轉,讓我們為她感到揪心。上一次看到這麼巧妙的打破第四面牆的手法,還是菲比的倫敦生活。這部劇用這個手法是再合适不過的了,因為也許Anne設想過後人會讀到自己的日記。日記具有第一人稱視角和直率的情緒表達,讀起來是會有這種被原作者凝視的感覺。
這部劇有很多很多鏡頭是關于信件的:傭人們送達信件、Anne的姑姑拿着眼鏡讀信、Anne和Ann在寄信前讨論措辭。信在情節中很重要,信推動了Anne生意和家庭事務的進展,也連系了她和現任/前任多位女朋友之間的愛慕、牽挂和思想碰撞。Anne Lister是一位超越時代的人,但是本劇提醒觀衆,時代背景從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女人如何脫離孤立的處境,也決定了一個女同性戀怎麼找到愛人。就像現在人社交需要玩各個app、收集很多表情包、掌握當下流行的網絡梗,當年的Anne Lister非常擅長寫信這一交流方式。她有潇灑的字迹,善于在信裡用适當的措辭來索求自己想要的東西。她也非常珍視這種交流方式。她送了Ann一個定制郵戳印章,讓Ann對她倆的關系更有信心,也讓Ann對自己的表達能力更有信心。正是這一點,最終幫助Ann戰勝姐夫、獲得自己應得的财産。
紳士傑克的風格類似唐頓莊園等英式時代劇,有複雜的人物關系和環環相扣的家庭瑣事。這一叙事特點和Anne的角色形象很搭:Anne熱衷于管理大小事務,在做生意時非常要強,在寫日記時更是把記錄的時間精确到幾分幾秒。每當歡快的配樂響起,Anne就戴着禮帽,提着拐棍,昂首挺胸地出現在觀衆眼前,她大步走着,向管家、廚師、醫生、車夫還有走廊上的狗狗一一問好。這些畫面在觀衆心裡勾畫出了女主的背影輪廓。
二、關于“主角光環”(protagonism)
看到有沖突的部分,比如說Anne和Rawson兄弟的商業競争還有Ann企圖脫離姐夫操控的情節,我會特别緊張。因為和異性戀合家歡喜劇還有男性主角的超級英雄片不同,女同影視劇裡的角色真的會噶掉。有的時候一人赴死,有的時候雙雙殒命。本片歡樂的片頭和密集的笑點都不能讓我放心。一開始的時候,還覺得Anne的作風和開放世界RPG裡的女同玩家一樣,先捏臉找一身帥氣的禮服套裝,開局做支線刷錢刷經驗,然後轉一圈尋找可攻略的女性npc刷好感度。Anne的處事能力和人間清醒讓我産生一種幻覺,以為她活的很輕松,以為她無人能敵。直到有一次,女主和觀衆的“悄悄話”時刻被一個揮着拳頭的男人打斷。那個男人最後被Anne的反擊吓跑了,但是我們也第一次目睹了Anne無法控制的局面——她滿臉是血,眼神中夾雜着恐懼和憤恨。從那以後,我開始提心吊膽,擔心Anne做生意會虧錢,擔心Ann會被親戚占便宜……
可以說,Anne的主角光環是自己赢來的。Anne Lister堅持記錄并妥當保管自己的日記,今天的我們才得以聽到她的故事。劇中的Anne憑借自己的見識、口才和不服輸的勁,去完成了一件件當時大多數女性不會做也做不到的事情。她去挑戰城府很深的商業對手,去直面散播傳言的七大姑八大姨,驅趕了觊觎Ann财産的男性追求者,在股東會議上大聲表明自己的立場,還在神學課上教女孩們幾何。
三、關于女同性戀
Anne作為主角最閃亮的一點,不是上述戰績,而是她在自己所處的時代裡,能夠做自己,愛自己想愛的人。
紳士傑克的一些劇情很治愈,甚至可以說,Anne的話在一定程度上治好了我内化的恐同心理。現在歐美國家的彩虹運動,主張同性戀乞求主流社會的包容。社會的進步當然會讓女同的生活好過一些。但是這種乞求他人接納的心态,有可能會讓一個人沒有底氣去争取本屬于自己的東西。被很多網友唾棄的“政治正确”,并不是每個地方的人都享有的。女性要想獲得主體性,要想獲得自由,第一步就是要做到自适。劇裡面最打動我的台詞,是Anne多次告訴Ann:我們不需要躲藏或者避嫌,我們隻需要大大方方地活着,分享自己的快樂,企圖造謠生事的人很快就會覺得無趣而不再針對我們。Ann角色的轉變,是被Anne影響啟發的過程,也是她自己獲得主觀能動性的過程。剛認識Anne的時候,Ann做噩夢,害怕她倆會因為同性之愛被教會抓去吊死。後來,她倆的親密行為被姑姑看到,Ann不再感到羞恥,而是放聲大笑。再後來,Ann有了足夠的勇氣在衆人面前表達自己對Anne的愛和信任。
妻妻合心,其利斷金。劇中很多人用戳穿兩人關系的方法威脅她們,企圖剝奪她們的錢财和自由。那些反複诋毀女主操控愛人的男角色,才是真正的心機俵。反正不違法,兩個深愛着彼此的女人一起生活,一起理财,一起發展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四、關于前任、姑姑和姐姐
女主的前任們各有各的特點,她們和Ann之間也許有相互的羨慕,但是沒有勾心鬥角,沒有狗血,隻是都想占用更多和Anne獨處的時間罷了。
Mariana是一個有意思的角色。看的時候我會感到後怕:Mariana的現在會不會是Ann的将來?Ann會不會被迫嫁人?而哪一天Anne會不會覺得Ann滿足不了自己(not enough for her)?
Anne(在和Ann剛認識不久的時候)有一次去看Mariana。她和Mariana光着腿躺在床頭,依偎着彼此。我覺得那是一個特别溫馨自在的畫面。Anne在各個地方都有可以依靠、可以吐露真心甚至搞點暧昧的朋友,羨慕死誰了。
女主在家裡有姑姑和姐姐的支持。姑姑會把Anne在外遊曆時寫的信一遍又一遍朗讀, 還會幫她梳理感情方面的事。姐姐雖然經常和Anne小吵小鬧,但面對外人的诋毀,她毫不猶豫地站在了Anne的那一邊。
五、關于心理健康
男性習慣于以女性“精神狀态不穩定”為由,對她們加以操控。劇裡面Ann的姑父就很典型,認為Ann的抑郁症意味着她必須和“家人”一起住。Ann的狀态有了明顯改善後,他還斷定Ann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參與家産的分配和拟定自己的遺囑。姑父看不慣Ann的幸福,覺得她和Anne共處時的快樂不是純粹的快樂,而是Ann在Anne操控下的“反常”反應。
享樂不是罪。要去追求自由,去愛和被愛。即使所有人都在背地裡喊你Gentleman J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