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三小隻的印象,還處于「跟着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的印象嘛?

那你将會徹底失去「我們的少年時代」了。

...

曾經的三小隻,早已從國民弟弟蛻變成了「國民學長」。

他們,早已不是隻會左手、右手的少年了。

現平均年齡隻有18+的他們不僅是央視爸爸的寵兒,還是國際時尚的寵兒。

...

曾經的奶烊已不在奶聲奶氣了。

畢竟現在的易烊千玺腹肌都長了,學會用舞蹈撩倒千紙鶴,他還準備練肱二頭肌。

孩子長大了,管不住他的荷爾蒙了。

...

千玺因在《天天向上》上送過一幅字給丹麥使者,這位小王子還被童話王國邀請為「丹麥旅遊形象代言人」。

在授予儀式上,這位少年放棄了原本為他準備的英文通稿,選擇自己寫緻辭稿,他要為自己代言。

他還登上世界級國際《KINFOLK》的刊面,以全球首位登上《KINFOLK》封面的明星藝人。

别人的18歲和我們的18歲,相差不要太多!

...

現在的王俊凱,已是北京電影學院表演戲的大二學長。

這個從漫畫中走出的小壞蛋,就這樣沒有一點點預兆的走進了「你的名字」的世界。

孩子長大了,管不住他的畫風了。

...

高考完之後,王俊凱還在米蘭完成了T台的首秀。

那個高考前還癡迷于周傑倫演唱會的小迷弟,突然蛻變了。

...

别看平時王源平時這麼二,他可沒少幹「正經事」。

我們的源哥因為自身正能量和強大的号召力,兩次被「聯合國」邀請。

作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青年教育使者,王源非常關注鄉村教育的問題。

...

孩子長大了,想的都和我們不一樣了,開始學會了「不走尋常路」了。

除了「左手右手慢動作」這一作品,我今天要說說他們三小隻的代表作「我們的少年時代」

...

這部劇也不是沒有女生,李小璐、李菲兒、張子楓和宋祖兒在劇中隻能算是女性角色的擔當。

但是本劇真正意義上取代了“女主擔當”,要數王源飾演的班小松。

班小松這個角色也不娘,也不八卦,他在劇中也隻會專心打棒球而已,怎麼就搶了“女主”的風頭呢?

...

按照一般偶像劇的套路,男女主角第一次的時候,都會有一個慢鏡頭的對視。

...

王俊凱飾演的邬童與班小松成為真正的同班同學的時候,兩人也有一個火花味很濃的對視鏡頭。

無關愛情,兩人的尬上,隻是來自于他們對棒球運動的熱愛。

臭味“相投”,不過如此。

...

班小松為了讓邬童加入棒球社,也經常“光明正大”的看着邬童。

猶如偶像劇中那些花癡了的小女孩,可班小松的這般“犧牲”是來自于棒球無限的熱愛。

學校的棒球社被薛之謙飾演的廢材老師陶西解散了,是邬童的轉學讓班小松重新燃起了重組棒球隊的希望。

誰說校園青春劇非要有個瑪麗蘇女主不可了。

看不到樂天派的瑪麗蘇女主,我們有班小松啊。

...

按照一般偶像劇的套路,男主一般不會理一些無聊的人。

...

可邬童偏偏在班小松還沒感動他之前,邬童就去主動“撩”班小松了。

邬童以“激将法”的方式,在教導班小松打棒球。

雖是一場虐打的棒球比賽,但也是可以看出邬童對棒球沒有放棄,對班小松的熱情也沒有完全無視。

...

按照一般偶像劇的套路,男主會對糾纏不清的女主躲得遠遠的。

...

在少年時代中,邬童對班小松當然也是躲得遠遠地。

...

邬童明明很害怕班小松,卻又在暗地裡擔心着班小松,甚至私下去求陶西重組棒球隊。

男生的友誼從來不是嘴上說說,而是動手去解決。

...

但是讓我覺得畫風清奇的是,班小松竟然要在男廁外面等待邬童。

無關腐、基,我隻是想說這是一部一反常态的搞笑的校園劇罷了。

班小松在這部劇中,完全取代了一般偶像劇中女主的作用。

是啊,我們看慣了校園裡的男男女女談戀愛,卻少見少年要和棒球“談戀愛”。

論反套路,我隻服「我們的少年時代」。

...

...

别以為拽上天的邬童會一直欺負班小松,班小松後來也是不得了,接連怼邬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