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聲音:我們是如何聽見聲波的與視覺的産生非常相似,聲音這種心理感覺的産生也需要将聲波變為神經沖動,并将這些神經沖動傳遞到大腦。這個過程有四個步驟:1.空氣的聲波必須被接力傳到内耳;2.耳蝸将振動聚集在基底膜上;3.基底膜将振動轉化為神經信息;4.最後,神經信息被傳遞到大腦的聽覺皮層。 ---------------《津巴多普通心理學》
始于無聲
DAY1那天,在人們慌亂的逃竄中穿插Regan的聾啞“聽角”是整部電影最驚豔我的地方。事實上,人不僅僅可以通過内耳感知振動,人的整個身體,尤其是胸腔,也會與低頻波發生共鳴。我試圖猜想,在4D影院看這部電影的話,那段無聲的逃亡也應伴随着椅子的劇烈震動。不過,這也解釋了為什麼4D影院的座椅震動是其最大特色;一些IMAX影廳與普通影廳的區别不單單是畫幅,還有各種不同音頻單元的組合輸出。
說回電影,劇情簡單俗套,不可名狀的怪獸的捕獵人類,人類依靠腦容量的優勢彌補生理上的不足,最終帶着犧牲、勇氣和智慧戰勝怪獸。但這部電影相之于其他怪獸恐怖片的最大特色在于,将人類所恐懼的“黑暗”從視覺為主轉換到了聽覺為主,從光波聯覺到了聲波。人類所要隐藏的是聲,較之光而言,聲的傳播路徑呈波狀,非直線的。因此,人類在躲避捕獵時因聲暴露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這就給人以屏息壓抑的觀影體驗,刻在人類遠古DNA裡躲避猛獸的恐懼都被喚醒了,每次因聲音暴露而被捕殺的場景更強化了這一體感。在電影的最後,幾乎每個人都舒了一口氣,為自己“存活确認”而感到“幸運”。
終于有聲
Regan一行來到小島,這裡的人們與往常一樣充滿歡聲笑語,我不忍吐槽終于有點陽間的場面了,這也預示着電影結尾高潮的到來。戰勝怪獸的關鍵是Regan的助聽器,它所發出的高頻聲波似乎能讓怪獸無法動彈,人類翻身獵物把歌唱,最後結尾也無需贅述反捕的細節,影片到此為止。
整部電影劇情簡單,節奏适中,雖有創意但還是無法令我抵住困意,我居然能在看恐怖片時睡着了,所以對此劇的評價也是一般。
額外扯一點,目前的多媒體隻有聲和光,最根本之原因在于,聲和光是地球上傳遞最迅速最直接的兩類信息介質,因此人類的感覺當中,視覺和聽覺都是最簡單的物理刺激,而通過電來模拟這兩種刺激相對嗅覺、味覺這些化學刺激以及觸覺這種複雜物理刺激來說更加容易。我曾經想象什麼時候嗅覺和味覺也能被電信号模拟,從而通過互聯網傳播,那該是怎樣一種缤紛絢麗的世界呢?現在想想,可能觸覺會更先一步被模拟吧,就像《頭号玩家》裡帶有觸覺反饋的緊身衣一樣。“叮咚”!此時此刻,我又想到,假如未來人們所能感受的五大刺激都能被模拟,彼時的人類就更能足不出戶體驗各種體驗。但事實上,這種模拟早已“實現”,那就是文字,人們可以通過文字記錄感受、記錄情緒,豐富細膩的語言文字至今為止仍是信息傳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語言文字會消失嗎?也許吧,多媒體的膨脹已經讓我的語言表達越來越匮乏,每次寫東西的時候我都後悔沒學好語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