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62版、93版和伊梅爾達版,我心中最佳是伊梅爾達版。《Rose’s turn》的力度太完美了。
抛開演員單純就劇本來說,被囿住的又何止Rose一個人,但最終沒有走出來的隻有Rose和Louis兩個人而已。
Louis是一個永遠沒有長大的孩子。比起June她其實才是Rose心中那個完美的主角,那個永遠停在九歲的主角。所有人都在成長,June和報童們雖然外形上被Rose強行叫停,但他們内心的成長是Rose抑制不住的。于是June他們離開了Rose。因為沒有人會永遠停在九歲。
Louis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她是一個被邊緣化的人,她從小到大都沒有過任何有野心的行為,甚至連嫉妒June也不會。她隻是想和小動物一起,想有個完美的家。她才是除了Rose以外最愛Rose的那個人,或者說因為她将自己對家的所有信仰都投注了在了“母親”這個人身上。所以她願意為了Rose做任何事。Herbie和Rose那段對話一語成谶。
“為什麼每個人都要離開?”
“可能Louis不會吧。”
因為天性的怯懦以及對母親的推崇,Louis把自己永遠停在了九歲。即便她後來成為了一個Stripper,面對表演的調情駕輕就熟,但面對Rose她能做出的最大譴責也僅僅是“我曾經以為你是為了我,媽媽。”她成為了Rose夢寐以求的那種孩子,永遠停在她的身邊,永遠努力完成她的夢想。
大抵看的時候每個人都從中窺出了一兩絲“感同身受”的意味。無法譴責也無可奈何的事情是有的時候家長使我們背負的其實不是我們自己的夢想。而是“我希望你以後的人生成為......”。我們無法質疑出發點的好壞。即便是在《Gypsy》裡Rose病态的追求下,我們也無法完全撇清她的動機也出于對女兒的愛與希望。所以最後的“原諒”更大意味上隻是單方面的妥協罷了。
到了一定的年紀開始思考為人父母的責任的界線了。适當掌控的同時又不過分使用自己的權利真是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