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影院之前,我對《傳說》懷揣着一份既期待又忐忑的心情,畢竟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AI的觸角似乎已悄然延伸至每一個藝術角落。然而,當影片的帷幕緩緩落下,留給我的,不僅僅是兩顆星的簡單評價,更是一場關于電影未來與人性邊界的深刻反思。

影片中的角色,仿佛是精心雕琢的機器人,他們的言行舉止雖精準無誤,卻缺少了那份源自靈魂的溫度與深度。角色的每一次對白,都像是預設程序的輸出,而非心靈的真實碰撞。這種AI化的表演,讓情感共鳴成為了一種奢望,讓人不禁質疑:當角色失去了人性的光輝,電影還能否觸動人心?

如果說角色是電影的靈魂,那麼劇情則是其骨架。《傳說》的劇情,就像是由AI精心編織的迷宮,雖結構複雜,卻缺乏靈魂的牽引。每一個轉折都顯得那麼刻意,每一個懸念都像是為了懸念而懸念,讓人在觀影過程中,難以沉浸其中,更别提被深深吸引。

《傳說》在視覺效果與音樂創作上,都透露着一種 AI技術的感覺。畫面精美絕倫,配樂震撼人心,但這一切的美好,卻如同無根之木,缺少了情感的滋養。它們更像是冷冰冰的工藝品,而非能夠觸動心靈的藝術之作。這樣就像是一個空花瓶,花瓶再怎麼美,裡面沒有花,都會總讓人感覺少了什麼,缺少了一種靈魂

與此同時,同樣在本周上映的《落凡塵》則像是一股清流,它以匠心獨運的制作,展現了電影人對藝術的執着與追求。兩者相較之下,《傳說》更像是AI時代的速成品,而《落凡塵》則更讓人感受到那種發自人内心的用心。

觀影之後,我心中泛起的不僅僅是失望,更多的是一種後怕。我開始擔憂,如果有一天,電影創作完全依賴于AI,那些充滿人情味、能夠直擊心靈的故事是否還會存在?電影,這一承載着人類情感與夢想的藝術形式,是否終将淪為技術的附庸?

在AI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更應珍惜那些能夠觸動心靈、展現人性光輝的電影作品。讓我們共同呼喚,讓電影不僅僅是技術的堆砌,更是情感的流淌、思想的火花。因為,隻有這樣,電影才能成為我們共同的記憶,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