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惡的距離》第一季非常深刻地描寫了台灣的社會問題與人性現實,今年的第二季,更是結合了《與惡第一季》、《🌊》和《疫起》三部影視作品的世界觀,橫跨二十年為觀衆講述并呈現一個更加複雜、更加深刻的話題。

我們與惡的距離2 (2025)8.42025 / 中國台灣 / 劇情 犯罪 / 林君陽 / 周渝民 薛仕淩

主創團隊的核心成員依然是導演林君陽和編劇呂莳媛,卡司陣容更是群星雲集,周渝民、謝欣穎、薛仕淩、楊貴媚、于子育擔任主演,其他角色也是島内一線的演員,他們自己的努力和對工作的熱情為我們觀看劇集提供了保障。

這部劇的兩條主要的線索一個是關于胡冠駿的縱火案,另一個就是高政光及高家的選舉。

縱火案之間的矛盾主要集中在胡家和馬亦森之間,胡冠駿縱火燒死了他的少年調保官牛祐荷和兒子馬寶,這也是馬亦森的妻兒。這條線索在回溯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馬亦森與牛祐荷是如何因為胡冠駿相識,并後來喜結連理,我們也看到了胡冠駿的家庭以及他的父母是如何對待他,對抗式的教育和貶低放棄式的應對也讓胡冠駿的病情一步步加重,最終犯下大錯選擇向社會報複來發洩情緒。當然我們也看得到胡冠駿溫柔的一面,他和女友李子晴相處和睦,也有了自己的孩子,爸爸胡家威在屢次放棄兒子卻釀成大錯後也後悔不已,當胡冠駿說出兒子的名字叫“胡麒琳”的時候,我們也仿佛看到了那個和父親在冰淇淋店一起、和女友在冰淇淋店一起的那個微微早熟的胡冠駿。片中對于他的死刑問題,用了蒙太奇的手法但深刻的讨論,究竟該不該判死刑,這也牽涉到了《🌊》裡面的廢死問題,結合劇末胡爸和李子晴母子在探監等候室,也很難猜出走向。

至于另一條線高家的政治糾紛,從二十年前高張玉敏借非血緣關系的女兒高政茗要挾簡家,緻使高政茗離家出走、改名換姓,再到高政光在社會運動中難得志,接受老師吳遠海的建議參與政治,當上立法委員為二十年前導緻阿公離世、間接導緻高政茗離家的蓬萊鐵路操碎心,而遭受劉家糾集的罷免危機,高政光始終都在他想走的路上,為蓬萊鐵路盡心盡力,包括後來退d都是他不違心的體現,和王菁菁穩定的感情,和亦森的兄弟情,都可以看出高政光适合可靠的人。而高張玉敏在那件事後應該是對高政茗心懷愧疚,或許是歲月的增長和人際的險惡讓她變了些,即使是有旋律的原因,不然也不會在最後關頭接納政茗三口。

另外比較主要的線就是許家簡家和羅家的兩條線了,在簡齊惠叫住許幸珠“姑姑”的那刻,恩怨也就此化解了。當初許幸國風光一時與簡佳淩奉子成婚入贅簡家,因為事業上和生活上的壓力,許幸國産生了心理問題,最終走上了殺死妻子和兒子的路,而活下來的女兒就是簡齊惠。羅家的線也蠻感動,羅自強照顧每天下班改名的的陳又茗,後面結婚生子,因為丈夫的精神分,在婆婆的幫忙下照顧羅譽羅卉長大,其實在疫情期間,在丈夫又發病的情況,陳又茗是很心酸的,丈夫誤殺法警卻未判死刑,遭受了了生活和社會的雙重考驗。

劇集裡面涉及到了多重議題。

選舉伴随的聯合與交易,林家簡家劉家高家之間的拉扯,吳遠海和高政光的對壘,都體現了其中的深險,高張在最後時刻與簡光坤交易也是用了要政光帶齊惠入行的條件。

死刑的廢止是從《🌊》延續來的話題,羅自強因精神分裂未判死刑,引起嘩然,但卻合理收場。而胡冠駿屢教不改鑄成大錯,甚至到了舉島審判的力度,在結尾留下的死刑同意書也正是體現了本劇的開放性和耐人尋味。

對于精神疾病患者的關懷,是從第一部就有的話題,想起來應思聰這個角色。這部裡面柳少爺、羅自強、胡冠駿、許幸國、簡齊惠都有或多或少的問題,我們對待他們應該多加包容,這是世界上所欠缺的。

還有對公共人員的讨論,是《疫起》的延伸,醫護人員的工作量和工作職責的明晰是一個被我們忽略的角度,他們也是人,他們也有為利益争取權益的權利。

各位演員表現都很出色。尤其是謝欣穎,擔任一個與各條線都有交集的角色,沒有紮實的演技很難立得住。還有劉子铨,每次他的戲都是大吼大叫,演員的能量需要調動的很高,真的很不容易。還有黃镫輝,在《鹽水大飯店》《無罪推定》裡面都有不錯的表演,這次更是出神入化,看的我寒毛直豎。另外,幾位客串演員的驚喜出現,也是讓我很滿意,再次為殺人犯辯護的王赦律師,精神鑒定師林一駿,高振剛副秘,翁文芳的弟弟翁文康都很驚喜。

服化道的設計也都體驗了對應年代的色彩,尤其是片頭的動畫,22年的時候是fb的留言塊,02年的變成了ptt的留言條,很細節。再次聯袂華研帶來好聽的主題曲,琇琇姐很會唱,許富凱的國語歌很驚豔。還有後期技術的運用真的很用心了。

即便議題很豐富,世界觀很龐大,整個劇組還是盡力為我們呈現了一出非常精彩的視聽享受,真的是我心目中的最佳台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