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說過:
“我這半輩子,沒有什麼優越感。
光是讓自己活下去,
做一個正常的人,不趨炎,不附勢,
不蠅營狗苟,就竭盡全力了。”
走着走着,就會發現,人這輩子所追求的東西到最後都是一樣的,無非就是想吃飯,有飯吃,想睡覺,有家睡,不趨炎,不附勢,能做好自己。
今天和姐姐聊天,她提到清高,這裡看到優越感,有一種互通之意。
不管是清高還是優越感,都屬于把自己看得太高,放不下身子/面子。
它們也都源于内在的自卑感。
作為旁觀者,我看到很多不同的人,有些人在公開場合不敢開口說話,有些人越是安靜的環境越沉默,也有一些人不講場合,該做什麼就是什麼。
後者屬于充滿自信的人,自己知道自己在幹什麼,一點也不在意他人目光,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而前面兩種,或許是家庭原因,或許是環境問題,内在皆些許有些自卑,沒有安全感。
害怕自己說了什麼太尴尬,害怕自己說了什麼說錯了。
于是,不說話,久而久之,安慰自己和他們沒有共同的話題言語,把自己的态度放得越來越高。
《活佛濟公》裡善良可愛的小兔子讓人記憶猶新,她是由馨子,原名樓安琪飾演的,本以為她會憑借這個角色大紅大火,但并沒有。
馨子是明星,但最難的時候,她為了磨練自己,讓自己放下那種“面子”,去做了櫃台,賣護膚品。
我想,這估計得需要非常非常大的勇氣和魄力,若是換做我,壓根就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