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有句老話叫做“Fake it untill you make it.”假裝相信自己,直到成功。
說的通俗點就是:一直假裝到你真的成功為止。
事實上很多矽谷人都是如此深信不疑的踐行這一行動方針,
根據矽谷指數報告,矽谷平均每一年都會有接近20000項專利被注冊提交,
當然其中不乏可以成為治病救人的良方,但是絕大多數都将成為騙人的“經濟泡影”。
我們今天要講的這部劇中的主人公伊麗莎白·霍爾姆斯,就是這樣一位“商業奇才”——辍學生

故事一開篇便是主人公伊麗莎白正在接受警方調查,她面色蒼白,看起來十分憔悴。
然而,她在不久前還是榮登各大媒體頭條的,美國最年輕的白手起家的女性億萬富翁。
究竟是什麼讓她身陷囹圄?
她親手締造的價值90億美元(約合人民币572億)的商業帝國為何轉眼就灰飛煙滅了呢?

一切還要從最一開始說起。
早在學生時代的就被斯坦福大學的生物科技專業提前錄取,而且還拿到了全額“總統獎學金”。
彼時她就展現出與旁人不同的執着與堅毅,對未來設計了明确的規劃——成為億萬富翁。
而這樣對名利與金錢的過分追求,是因為家中突如其來的變故——她的爸爸突然下崗了。
她的父親原本是安然公司的副總裁,公司因為陷入了史上最大的财務造假醜聞而破産,導緻所有高管和員工都沒了工作。

她把喬布斯視作自己的人生目标,時常面對在房間裡貼着的喬布斯海報,暗下決心。
在正式開始她的大學生涯之前的暑假,她來到了北京參加夏令營,

作為“内卷之王”的伊麗莎白,在北京的生活的日子裡,不放棄任何一點練習中文的機會,就連休息日也勸說同學們用“普通話”交流。

她顯然并不受同學們的歡迎,除了她在這裡結識的知音,大齡留學生——桑尼,
而令她意想不到的是桑尼即将成為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人。
伊麗莎白回到美國她開始沉浸在自己的人生規劃之中,
念大一的時候,她就憑借着自己的天賦和聰明才智,加入到了研究生級别的生物醫學科研項目,此刻的她迫切地想要做出改變世界的壯舉,名利雙收。
通過這次科研項目,她開始構想自己的事業。
步入大二,她先是希望創造一種類似于貼片的可穿戴設備,實現自主給藥并同時監測藥效,診斷治療二合一。

然而,這個天真的想法終究被教授無情地否決了,畢竟醫學是一個涉及到治病救人的領域,并不是一個簡簡單單靠想象就可以完成的,不能草率地根據數據就妄下診斷結論。
教授善意提醒伊麗莎白,告訴她不能想着一蹴而就,需要踏踏實實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然而伊麗莎白根本就不是一個腳踏實地的人,她的人生信條是“要麼去做要麼放手,沒有嘗試這一說”,
而《星球大戰》裡尤達大師的這句台詞,後來也被她印在了自己的公司牆上。

伊麗莎白并沒有因為教授的話而放棄,她很快就拿出了第二個方案——
憑借一個隻有iPod大小的便攜式血檢儀,隻用一滴血就能檢測出病症。
這一次她終于得到了肯定的聲音。然而,這并非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幾乎每一個矽谷的創業神話都伴随着辍學,剛上大二的伊麗莎白也不例外。
為了實現她改變世界的夢想,她毅然決然的從斯坦福退學,如同片名那樣,成為了一名“辍學生”。
她用自己剩餘的學費創辦了自己的公司——Theranos(Therapy+Diagnosis,治療+診斷)。

在租來的辦公室裡,伊麗莎白開心的笑着,因為她在這兒,即将成為下一個喬布斯。

可是創業的道路哪有這麼簡單,經過一段時間的科研,伊麗莎白的設備初具規模,但是數據檢測始終失敗。
在這麼小的空間裡創造出精準的血液導流系統,讓樣本進入不同的檢測試劑、還不相互污染,實在是一項難以完成的工程。
支持反複試驗需要一大筆資金,每天都在燒錢。她不得不走出實驗室,開始宣講籌措資金。
為了說服投資人,她必須拿出可行的設備原型,可是她上哪裡拿到成功的數據向投資人展示呢?
情急之下伊麗莎白不惜造假,在演示的過程中把之前唯一一次的成功數據假裝成現場的實時檢測數據。

萬幸她成功拿到第一輪融資。
俗話說得好:一個謊言需要無數個謊言去掩蓋。
而這僅僅是她接連不斷的騙局的開始,一步步被自己的野心、欲望所吞噬,在資本的推波助瀾下走向深淵。

都說藝術源于生活,這場看似離奇的鬧劇,實則是完完全全的取材于真實世界的矽谷。
2015年,《北大西洋月刊》邀請了矽谷101位CEO、投資人和智囊團成員進行了一次關于“哪一家創業公司會改變世界?”的投票。
結果顯示,Theranos僅次于特斯拉位居第二。

《福布斯》将她譽為是“全球最年輕的創業億萬女富豪”;
并被《時代》雜志評為“2015年最有影響力的100人”;
伊麗莎白謊言的成功離不開其不遺餘力地包裝。

在創業之初,她就極力說服導師入夥,随後借助導師的人脈和出衆的畫餅能力組建“明星董事會”。
亨利·基辛格(前美國國務卿);吉姆·馬蒂斯(前美國國防部長);
喬治·舒爾茨(前美國國務卿);理查德·柯瓦希維奇(富國銀行CEO);
威廉·佩裡(前美國國防部長);威廉·福格(美國流行病學家,前CDC主任)......

不過謊言終究是謊言,2015年,伊麗莎白改變世界的神話被《華爾街日報》的一篇報道戳破了,Theranos是不折不扣的騙子公司。

據報道,為了維持已經打出去的“一滴血”檢驗口号,霍爾姆斯和公司CEO桑尼從西門子等公司買來傳統血液檢測機,并将用傳統機器檢測的結果歸功于他們自己研發的機器“愛迪生”。
此外,為了彌補采血量不足,霍爾姆斯甚至選擇稀釋血液樣本做相關檢測。
随後,Theranos受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司法部和聯邦調查局的調查,并在2019年正式停業。

2022年1月,經陪審團認定,四項針對霍爾姆斯的刑事欺詐罪名成立。
其被認定故意欺騙投資者和病人,并對Theranos的血液檢測能力和商業前景撒謊。
據悉,霍爾姆斯或面臨最高20年的監禁,但最終刑期要到今年9月底才能确定。
從全球最年輕的創業億萬女富豪到面臨指控的詐騙犯,伊麗莎白從虛假的天堂掉到了真實的地獄。
當資本的泡沫消去,留下的隻有莫大的諷刺。
成功從來不是急功近利,腳踏實地才是唯一法門。

*本文作者:淺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