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說起來很簡單,由于德軍的陰謀,眼看着前線的戰士就要掉進陷阱,這時候需要有個人能穿越火線告訴前線停止進攻。
這個挽救前線将士生命的英雄,應該是個英雄。
然而,電影裡頭,這個英雄其實并不是這樣。
整個故事裡頭,看到的隻是對戰争的厭倦。
喬治麥凱一開始就對這樣的任務表示了拒絕,他一路都在埋怨迪恩把自己拉進了這個尴尬的境地。
而迪恩其實也很無辜,他拉上自己的好友,并沒有想到會接到這個“必死”的任務,在他的心裡,隻是覺得應該是好事兒,當然應該拉上自己的好哥們兒。
而迪恩身上發生的故事,也是充滿了諷刺。
為了救一個德國兵,結果被德國兵殺了。這個《農夫和蛇》的翻版,在戰場上顯得格外的蒼白。

故事大概是為了票房考慮,拉了很多的大牌助陣,臉叔就是其中一個。這位将軍不知道是怎麼想的,将前線将士的生命寄托在兩位大兵身上,大概仗打到那個份兒上,已經無計可施。
看看兩位大兵在穿越火線時的場景,當時的德國,連戰壕修的都比英國人好很多,由此可見,當時的戰争是相當的狼狽。

當然還有卷福的加盟。
大兵曆經艱險,在危急關頭阻止了卷福組織的“乘勝追擊”,挽救了很多人的性命。
卷福心裡當然是知道的,他毫不猶豫的下達了停止進攻的命令。然而,大兵并沒有得到“感激涕零”的待遇,因為戰争還在。
今天停止進攻,或許明天就接到進攻的命令,戰場上的生死,永遠是那麼渺小。
今天的僥幸,他沒有時間感激,明天的死亡,他也沒有時間去埋怨。
士兵的生命,早在戰争開始,就注定了“身不由己”。不是已經死亡,就是在死亡的路上。

這不是一部關于英雄的電影,就連英雄本身,都對“英雄”這兩個字表示厭倦,他甯願用自己的勳章去換一瓶酒,買一個醒來還不知道有沒有明天的明天。
然而,在英雄身上,還是有着英雄的特質,這樣的特質,大概不是一般人能具備的。
在那個殘酷的戰場上,如果說因為有了紀律,才讓大兵們不得不面對死亡,那麼,當故事的主角隻身一人時,能讓他無畏的面對死亡威脅的,大概隻有自己的堅持。
這樣的堅持,需要非凡的勇氣,值得尊敬甚至是敬仰。
最後,不得不說說電影的拍攝。真是很好奇,如果能看到現場拍攝的花絮,應該能看到是如何拍出這樣的鏡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