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原創的1054篇

假期飛逝,但總算有時間補充我的文化體力。

審判了很多國産劇,因為想要自己嘗試虛構寫作,就當是學習和調研。

其中就有關于5次循環的劇,《不眠日》。

直接說結論,這部劇,我隻能給及格分。

實話實說,它要比口碑更好的《開端》複雜和燒腦,鋪開的結構更大,我的期待值也拉高了。

但就完成度來說,我覺得不如《開端》。

《開端》的問題,它都有。

鏡頭語言,轉場,剪輯,包括節奏,可以更用心一些,而不是流水賬日記一樣平鋪直叙。

而且,5年過去了,觀衆都升級了,它的bug更突出。

如果是周更或者每天追劇,我很可能中途就累了,不想再繼續。

這也是我周圍很多人沒有看到最後的點,它不太吸引人,所以越播到後面,體感熱度越低,結局一次性放出的也很快。

複雜循環設定裡,做好邏輯閉環和鏡頭語言的好例子,

請參考韓劇《Kairos》/《化時為機》。

媲美《信号》?《化時為機》能掀起懸疑劇新高潮嗎

悠長假期的快樂:5本書,14部劇,5部電影

這部劇是如何做到立意很好,

但就是細節破破爛爛,不能細看的呢?

我的觀感就是,太重視循環邏輯,

或者說,一心隻為突出這一點,其他常識性的bug一把一把。

畢竟因為題材我感興趣,倍速看完了。

相對于那些我都不想打開,沒法看完,連一點可取之處都沒有,不想讨論的劇,

《不眠日》至少還值得寫,下一次變得更好。

男主孤勇者的設定,主角人設必須也要能撐起來,很遺憾,細節經不住推敲。

至于女主有如神助的科研能力,咱就姑且接受,不去探究。

又或者,用主角➕團隊合作各司其職,群像劇的發力,來彌補也行。也沒做到,工具人居多。

以上設定應該帶來的爽感,在《不眠日》裡,是不存在的。情節片段化,劇情碎碎的。

香港和内地演員,各種語言夾雜,各演各的,各自的表演都躺在舒适區裡,更加割裂了。

以下是我快速刷完後,一些突出bug的感受。

放在這裡,也是對我自己創作的一個學習。

國産劇,至少要能面對客觀的評價,尤其是批評的聲音。

觀衆花了時間和會員費,就可以發聲。

認清自己的優勢和問題,并且承認,接受,改進,這是為了一整個行業的生态發展。

粗略整理了 xx條,全是劇透。

1. 親子鑒定的血樣:

劇中進行親子鑒定,蔣育文的血樣不是現采,隻能是庫存數據,鑒定結果來得莫名其妙。

如果是物件,保存這麼多年的還能否有用,不确定。

全當他這個普通人,就是留有dna記錄。

兩三個小時就能出結果,也比較跳脫現實。

2. 時間線混亂:

劇情中不斷補充提到過去的故事,“16年開始”與“17年開始”反複切換,時間設定前後不一緻。

這個我雖然沒特别細節地看,在循環題材劇情裡,這是必須嚴謹的點。3. 循環規則模糊,設定随意:

我可以直接接受,出現循環日,且每次都是5次循環,不解釋任何起源和背景。

藥物隻是讓特定人群發現循環日的存在。

甚至觸發條件不明,也能接受,随機事件呗,剛好男主就是可以在這些日子挽回罪案。

但注重邏輯性的循環裡,規律前後一緻,變化有理有據,是很重要的點。

記憶保留機制也因人而異,太随意了。

4.槍戰場戲浮誇:

我不太理解,特别突兀又并不顯得精彩的動作戲情節,存在的意義,且篇幅不短。

是不是為了能設計這些動作戲,所以才搞了個内地和香港的夾雜聯動?

銀行劫案中,警察與劫匪近距離交火卻無人中彈,主角用手槍反殺多名持步槍劫匪,嚴重脫離現實。

可能主創覺得自己很帥,我是覺得無感。

好的動作戲,參考《捕風追影》。

誠意滿滿老派動作片:尊重觀衆,永不過時

5.中彈後行動自如:

角色中彈後幾乎不受影響,繼續奔跑、搏鬥,缺乏基本醫學常識,場景總之破破爛爛。

正面人物的受傷,并不能引發觀衆揪心的感覺。

6.地下車庫空無一人:

反派綁架主角時,整個B3層竟然沒有一輛車、一個人,場景布置過于刻意。

7.非法拘禁情節離譜:

局長限制男主人身自由的橋段,被吐槽為“強行制造沖突”,不合常理。

毫無必要,其實一整個團隊都仿佛工具人,甚至吉祥物。

8. 反派殺人無視監控:

墨遠緻關掉監控就想殺人,完全忽視現代刑偵技術,行為邏輯極其幼稚。

不符合他老謀深算,隐藏多年的能力水平。

9.主角研究“逆王水腐蝕金屬”浪費時間:

男主丁奇不知道為何,非要孤身犯險,明明可以通知其他人。

實驗的那個時間,展示也過長,先不論被救的人能不能撐到,合理性在不在,劇情節奏被拖垮。

被救的麥琪,都已經缺氧昏迷,隻是開了門,就能突然自己醒過來。

看了這麼多醫療劇,确實是醫學奇迹。

10. 被綁車上不報警自救:

兩名角色被綁在車上,卻選擇自行逃脫而非報警,除了男主以外的團隊,大部分時間,形同虛設。

這是經常出現的問題,不贅述了。

11.直升機逃亡橋段強行:

最終反派乘直升機逃跑,主角“英雄式”追上天台,“為了帥而帥”。

生死和結局,都是随心安排的。

12.反派幫手太少:

作為大BOSS,墨遠緻身邊隻有馮啟銘一人,組織力薄弱,還能完成這麼長時間,大規模的計劃,缺乏說服力。

13. 蔣玉文炸樓動機牽強:

因誤以為兩個女兒被害,蔣玉文竟想炸死墨遠緻,情緒轉折生硬。

14.單刀赴會不帶手機:

關鍵角色前往危險場所竟不帶手機,導緻無法聯絡,劇情強行制造誤會。

15.主角團的對講機,又黑又大又明顯,

恨不能告訴所有人,他們是警察,他們是一夥的。

16.結局強行埋第二季伏筆:

主角已脫離循環,結尾卻又出現感知異常,設定前後矛盾。

實際上如果第一部都如此,第二部更好的概率,很低。

國内外的劇都是如此,尤其是是為了第一季的熱度,現原創續集。

若後續有第二季,希望能在邏輯與細節上更嚴謹打磨。

作者:年讀120+本書,兩大視頻網站入駐作者。

用刻意練習寫出多平台50w+,用愛發電。立志通過寫作改變人生,堅持工作、娛樂、閱讀、寫作和自我提升五不誤。

願意寫深度思考劇評+書評的娛樂生活雜博。

百家号/頭條/讀書賬号@芸淡風傾愛讀書,影視劇評賬号@芸淡風傾。

公衆号/豆瓣@芸淡風傾,微博@芸淡風傾_紫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