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自:公衆号黑膠圖書館

“當我開始有一個想法時,我會去我的唱片室,在那裡我收藏了很多黑膠唱片……我會放一些唱片,去尋找電影的節拍和聲音。它可能是一些古老的音軌,也可能是搖滾樂……”——昆汀·塔倫蒂諾

《Freedom》——Anthony Hamilton

...

昆汀是什麼樣的一個人呢?銳利而有些“兇光”的眼神,左搖右晃的走路姿勢,時不時還壞笑一下,嘴裡嘟嘟囔囔髒話連篇,俨然一個斯文流氓。2004 年被選為戛納電影節主席時,面對全世界 4000 個記者大喊“FUCKING”。就是這樣一個痞氣十足的家夥,卻是歐美cult片集大成者。擅長非線性叙事,深刻的對白和血腥場景,将美國本土B級片的黑色暴力風格發揚光大。

唱片堆裡的童年

...

3 歲時,昆汀的母親帶着他離開了父親,嫁給了音樂人柯蒂斯·紮斯圖比。在柯蒂斯的影響下昆汀看了大量古怪的片子,諸如《獵愛的人》這樣包含成人内容的電影,還有不被允許上映、隻能在錄像廳尋得蹤影的B級片。它們固然粗制濫造,充斥着暴力與色情,但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直白血腥的畫面沖擊,讓世界各地的重口味影迷們大呼過瘾。有一個音樂人老爸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在唱片堆裡長大的昆汀,聽歌量和閱片數一樣高到可怕。

自帶曲庫的導演

...

一般導演拍電影,是由專門的音樂人來創作配樂。昆汀卻反其道而行,永遠都采用現成的音樂。這個路子就非常考驗導演的音樂品味了,一不小心就顯得生拼硬湊,欠缺協調。而碰巧的是,昆汀還有個重要身份,他是老唱片收藏家,家裡的黑膠唱片比CD要多得多,音樂口味涵蓋爵士、拉丁、搖滾、民族等各種風格。這個巨大的音樂庫,不僅為他提供了很多電影創作的靈感,還與他的暴力美學融合得天衣無縫。

...

當然,這樣的做法也得到了某些業内人士的批評。有500部電影配樂作品的大師莫裡康内曾說:“他選音樂缺乏一緻性,沒有任何導演會那麼做,我不會再和他有任何的合作了。”

...

但不可否認的是,如果沒有昆汀出神入化的“拿來主義”,他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暴力是昆汀電影的主旋律,音樂卻讓最粗砺的畫面也有了幾分浪漫的色彩,這其中的反差打造了獨特的昆汀式暴力美學,餘音繞梁耐人尋味。并且,雖然莫裡康内一再聲明不會再與昆汀合作,在《殺死比爾》和《無恥混蛋》之後,他還是架不住昆汀的請求,擔任了《八惡人》的配樂制作。

昆汀說:“當我找到一些歌曲,我會開始在房間裡踱步,并想象一個特别有趣的電影開場……”

《Stuck In The Middle》——Stealers Wheel

難怪他電影中的音樂,總是和場景結合得恰到好處,無論是《落水狗》的那首“Stuck in the Middle with You”,抑或是《低俗小說》裡女主在家跳舞時那首頗有深意的“Girl, You'll Be a Woman Soon”。

育嬰室改造的唱片室

《Girl, You'll Be a Woman Soon》——Urge Overkill

昆汀在圈子裡是出了名的黑膠愛好者,家裡有個專門的唱片房,收藏了幾千張黑膠。Billboard曾經就此事對昆汀做過采訪。

Billboard:你在“Inglourious Basterds”中有一些狂野的音樂。你是怎麼把它們放在一起的?

昆汀:當我拍電影的過程中,我的一部分工作就是潛入我的唱片室,尋找電影的節奏。就像“傑基布朗”那樣,那是70年代的靈魂。我找到了一些東西,實際上,是這些一直鼓勵我制作電影。

Billboard:你是否專門針對特定的音樂片段編寫場景?

昆汀:我一直在尋找一些很酷的、可以撐起大片場景的音樂。我會完成工作,進入錄音室,放一些歌,想象它應有的畫面。我能看到自己身在電影院,看着巨大屏幕聽着音樂設想我的觀衆。而觀衆會挖掘這些音樂背後的含義。(笑)它一直在提醒我,我正在拍電影。

Billboard:再談談你的唱片室。

昆汀:我的唱片室幾乎留給了黑膠。我有CD,但他們隻能堆在我身邊。我喜歡的任何CD都必須買三次,因為我沒有一個地方可以放。在我家裡,與卧室相鄰的原本一個小小的育嬰室——當然啦,如果你生了個小孩,就會把他放在離你近的地方。而我沒有(孩子),所以我就把育嬰室改造成了一個唱片房。

昆汀:這就像一家唱片店!(笑)在60年代,迷幻音樂盛行,然後是britpop入侵,以及類似的東西。70年代也是有靈魂的,大師叠出。收集黑膠唱片的習慣我從小就有了。在電影配樂部分,我按照從A到Z的順序給正常的電影分類,但後來我有一些獨特的分類法:“意大利面西部片”,“剝削類電影”,“間諜電影”,“摩托車電影”等。(???果然鬼才導演,鬼才知道他在想什麼)

《低俗小說》

...

這裡重點說說上映于 1994 年的《低俗小說》。這部作品讓昆汀拿到戛納金棕榈,也成為電影史上的經典作品。但凡說自己喜歡昆汀的人,基本沒有沒看過這一部的。原聲是昆汀早期的黃金時代點唱機風格,混搭而悅耳。

...

電影采用了獨特的環轉叙事,由 " 文森特和馬沙的妻子 "、" 金表 "、" 邦妮的處境 " 小故事組成。在影片中,有一段烏瑪 · 瑟曼與特拉沃爾塔令人難忘的“扭扭舞”,配以歌曲《You Never Can Tell》,搖滾之父Chuck Berry創作的一首被白人嘲笑為低俗的搖滾布魯斯,成就了電影史上的經典橋段。

...
...

昆汀對自己的電影有着近乎瘋狂的熱愛與執着,在拍攝這段對舞時甚至親自上陣,為烏瑪 · 瑟曼演示指導。

...

這裡的每一首配樂都被打上了“昆汀”的标簽。音樂成就了電影,電影也賦予了音樂第二次生命。而電影中每個演員诙諧無厘頭的表演,通過一首首配樂顯得更加令人啼笑皆非。

有影迷總結過,昆汀有三寶:話痨,戀足,配樂屌

...

而昆汀自己的說法是,“你們不懂我。暴力之外,我還有内涵。”

...

在這個電影拍攝告别膠卷的年代,一切數位化似乎成了不可避免的時代潮流,這種趨勢也被全球所認可。但昆汀有它自己的堅持。他在記者會中提出了“電影已死”的概念,他認為數位化的結果就是讓電影成了某種「大電視」(television in public),就像黑膠被CD取代一樣讓人遺憾。具有敏感觸角的人,總歸是不能接受因為貪圖方便,而失去細枝末節的美好。

...

“希望我在完成事業後,能被當做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影人之一。再進一步說,被當做一位偉大的藝術家,而不僅僅是電影人,這是我所認為的成功。”

...

這位偉大的鬼才導演,一生都從音樂和生活中采撷靈感,從不假惺惺地憐憫演員,沒心沒肺地解構一切,用大膽的手法去展現黑色幽默。偉大的意義?不存在的。絕對正面的紙片式人物?也是不存在的。有的就是狂放不羁的真實,就是不盡如人意的人生。

...

但我更喜歡把他看成一個瘋狂的音樂愛好者。音樂是最強大的粘合劑,把暴力的碎片粘成一個精美而詭異的花瓶。看似橫沖直闖的壞男孩式的血腥背後,是一個藝術家的認真與執着。

昆汀作品中出現過的黑膠

...

這首《I got a name》出現在《被解救的姜戈》中。在姜戈和舒爾茨策馬揚鞭準備開始一個新征程的時候響起,悲壯激昂,充滿了感染力。Jim Croce的歌聲仿佛有魔力,唱出了被剝削奴隸的絕望,卻不乏光明的希望。

...

《低俗小說》中被選中的這首《let's stay together》來自美國靈魂音樂史上在世的最偉大人物之一Al Green,他的音樂協調而靈活,充滿了讓人耳目一新的細節變化,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對靈魂樂的印象。

...

這首《Strawberry Letter 23》在《危險關系》和《低俗小說》中都有出現,昆汀對這首歌的偏愛可見一斑。它還被Yuna翻唱為H&M 2015年度廣告曲,所以即使你從未看過昆汀的電影,可能也會覺得這段旋律很是熟悉。

...

昆汀的幾千張黑膠收藏浩如煙海,沒有幾天幾夜是說不完的。今天就說到這裡啦!更多的就需要你自己去探索啦~追随着配樂大師的黑膠之路,你也可以擁有超高的音樂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