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評分9.1分的電影一直躺在我的影單裡好久,直到前些天看到才來了幾分興趣。應該是講了一個"衆人皆醉我獨醒"的故事吧,然後通過艱苦卓絕的鬥争重獲自由的故事吧,腦中不由想起《肖生克的救贖》的情景。

      然而片中并沒有什麼激烈的場景,沒有想象中刺激的越獄情節和激烈的人性沖突,如一個冗長而單調的曲子,需要人耐着性子聽完。

        臨近片末,真正的看點還未上演,有的隻是瘋人院列行公事般冷冷清清的日常和男主麥克墨菲這隻"不聽話"的小魚的攪騰,翻起的幾朵浪花。讓人不禁懷疑這麼高的評價是不是注水了。

      然後就像平地起驚雷,震得我在影片結束了還未回過神來。就這樣了嗎,這就結束了嗎,還有點懵懵的狀态,直至看着酋長的白褲子越走越遠慢慢消失在地平線。

      影片最後,酋長對着被施行額葉切割手術的麥克墨菲說"我們一起走吧",卻發現對方成了一個無知無覺的癡兒。他說,"我不會讓你留在這裡的。"還以為他會帶着麥克墨菲一起逃出去呢,不料,他抽出麥克墨菲身下的枕頭覆上麥克的臉......

        這撲面而來的直面的靈魂震撼,我望着被酋長砸破的窗口,張了張嘴卻說不出什麼來。

        可能大家感觸最深的是對那位冷冰冰的護士長的憎惡。她自信又自大,專斷又獨裁,麥克墨菲與她鬥智鬥勇幾個回合都在她所代表的權威之下敗下陣來。

        她還曾固執地施行聊天治療,一次又一次地當衆揭開那些可憐的患者的傷疤,全然不顧他們感受,她也并沒有把他們當人看,因為他們是瘋子,是她要努力控制使其安靜、使其聽話的對象。最好他們都像木頭樁子,不痛不癢不哭不鬧,這樣才好管理。

      她是院内最好的護士,執行起來鋼鐵無情對得上這一稱謂。她不需要關心他們的喜怒哀樂,也從不關心。而有一個人與她恰恰相反,那人就是麥克墨菲,他常常帶着笑容與他們打成一片,他的熱情給這所死氣沉沉的瘋人院注進了難得的活力,他卻被視為危險份子需要被重點看守。

      在這種壓抑的環境下,他卻更加向往自由。他不止一次地計劃逃出去,并在有機會逃走時,先後為同伴留了下來。在年輕小夥兒受不住女護士長的專斷獨裁被其逼迫緻死時,現場一片混亂,他本可以趁亂逃走。

        他怔住了,為一個鮮活的生命就這樣被無情地抹殺而倍感憤怒,他爆發了,沖上去狠狠地掐住了女護士長的脖子......這種行為當然是不妥的,而其抗争精神是旁人所沒有的。然,結果也是相當慘烈的,他被抽去了意識,成了行屍走肉。

      即使是這樣,我也接受不了酋長最後打着為麥克着想的念頭“不想讓你單獨留下毫無尊嚴地活着”而狠心地弄死了他。

      雖然麥克成了除了還能呼吸什麼都沒反應的呆兒,但面對酋長自以為為其解脫的行為,他還是痛苦地掙紮過的,這是人本身的求生欲。他痛苦地掙紮酋長并不為其所動而選擇加重力道悶死他,這一刻不像是面對好友,更像是面對仇人。最終,麥克扭不過強力無力地垂下手去……

        難道酋長忘了是誰在當初所有人都遺忘了的角落注意到他這個"又聾又啞"的傻大個?是誰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地教他如何把手舉起來,如何投籃嗎?又是誰一點一點地活化他那一平如水的生活,讓其産生對生活的向往對自由的渴望?是那個一直沖他友好地笑着的麥克啊,怎能因其被迫害成了廢人也抛棄他呢?

      今天看了簡友的一篇文章,裡面介紹了《謝謝你來之解凍愛情》裡一個女主人翁隻有三個指頭能活動,卻堅持寫作,後來認識并收獲了一個小夥兒真摯美麗的愛情故事,在小夥兒細緻入微的照料下,她竟慢慢學會了說話,走路,誰說這不是因為愛才創造了奇迹?

        麥克沒有這麼幸運,他在失去知覺變成木頭人後卻被同伴放棄了。你或許要說,酋長是不忍心看他失去尊嚴苟延殘喘地活着,所以替他結束了生命。而我要說,活着就有希望,死去就什麼都沒有了。

        這讓人想到人的百年大事,當人到了耄耋之年或是生死垂危無法自理時,是讓其安樂死還是盡心陪完最後一程呢?個人可以選擇自己的歸宿,卻無權左右旁人的生死。我想這才是對生命的尊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