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魏無羨”這個名字,我總會想到一句話:陽光下像個孩子,風雨裡像個大人。每每看到熒幕上這個紅衣黑發的男子,這句話便躍然眼前。

圖片發自簡書App
(1)昔日雲夢的少年,純澈明淨,随性灑脫。這是個不幸的少年,父母早亡,寄人籬下,每每看到虞夫人對江澄的偏愛,他羨慕又失落,隻能把這份對親情的渴望藏在心底。可他又是無比幸運的,因為有愛護自己的江叔叔與疼愛他的師姐,這大抵是他少年時期最依戀的溫存了吧。他對江澄說,雲夢有雙傑,将來江澄繼任家主,他就做江澄的下屬,我想,魏無羨當時對江澄說這句話時一定是十分堅定的,這個少年從來不渴望功名利祿,更不渴望登峰造極,他想要的,不過一個溫暖祥和的雲夢罷了。
可哪有永恒的安甯,當地面上的這輪太陽咄咄逼人地逼向雲夢時,這片雲水之鄉從此成為黑暗的煉獄,江氏滅門,雲夢不複。
在魏無羨的回憶裡,我看到了他内心深處對家的渴望:與師兄弟們泛舟蓮塘,在藕花深處剝蓮采荷,與江澄嬉笑打鬧,在師姐身邊撒嬌…
若是能一直這樣,棄了鬼道又何妨?
可惜,一切都在再也回不去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2)這世界,孰是孰非,孰黑孰白?怕是沒有人能拎得清楚。是非對錯本就在于人心,不是規矩就能劃定的。在魏無羨身上,我看到了他的無助與絕望,人人都以君子自居,在一張張虛僞的皮囊下皆是對權利的欲望。當這些虛僞的皮囊被撕開,撕開皮囊的這個人便成了千夫所指,被世人诟病。魏無羨便是這個人,于是他成了衆矢之的,沒有人理解他,更沒有人願意聽他解釋,世人厭惡他,懼怕他,又垂涎于他的法寶,這便是所謂的“正義之士”。
魏無羨的痛,不是世人的眼光,而是他最親近的人都不再信任他,面對江澄的質問與步步緊逼,昔日天不怕地不怕的少年經多次啞然,江氏因他被滅門,師姐因他而死,他不知道如何面對江澄,更無法面對自己。
有那麼一瞬間,他甚至後悔自己當初為什麼會如此選擇。
可如若再來一次,他依舊會這麼做,因為别無他選。

圖片發自簡書App
(3)他來了,他帶着陳情來了。一曲陳情,如泣如訴,皆是少年的無奈與凄涼。他曾說過,“許我一生鋤奸扶弱”,世人不容他,可他偏要為那些無辜的人拼出活路,笛音響起,字字泣血。
那晚,不夜天城,血流成河,堆屍如山,那晚,世上再無魏無羨。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世人怕他,畏他,卻紛紛效仿他,當“夷陵老祖”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當人們拿着帶有“夷陵老祖”旗号的仿制工具時,這一切,竟成為了一個滑稽的笑話。
可世人何辜?他們隻不過是恐懼而已,但往往這些“恐懼”最能被人利用,最傷人至深且招招畢命。
(4)好在,有人一直護着他。
這人雖不善言辭,雖拒人千裡,卻總能在他最危險的時候出現,不顧别人的恥笑,拼命護着他。

圖片發自簡書App
魏無羨想,本以為自始至終站在他身邊的會是從小玩到大的江澄,他萬萬沒想到,最後不顧一切支持他的竟然會是這個雲端高陽之人。

圖片發自簡書App
窮奇道,他被這人攔了路,可最終一動不動地看着他離開;
亂葬崗,他與溫氏殘存之人小心經營着與世隔絕的生活,這人來看他,甚至觸犯家規;
不夜城,他喪失了心智,這人寸步不離地護着他;
後來,他死了,世人都很高興,唯這人獨自垂淚,一把忘機琴,問靈十三載,等一不歸人。
這人等了他十六年,終于,他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