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速度與激情外傳:特别行動海報

8月初剛在美國上映的《速度與激情外傳:特别行動》(Fast & Furious Presents: Hobbs & Shaw),首周票房達到了1億8000萬美金。

華爾街日報上有篇文章,分析這個片子背後的經濟動機,還挺有意思。

電影是一個高投入行業,尤其是這種大場面和特效很多的動作片。速度與激情系列電影,每片投入動辄超過1億5000萬美金。要想盈利,就需要在全球範圍大賣。

這部電影8月23日會在大陸上映。大家看的時候,如果仔細觀察裡面的打鬥場面,會發現裡面三個主角Jason Statham, Vin Diesel and Dwayne Johnson,互相之間的打鬥場面讓人眼花缭亂,但從整個電影看,大體上勢均力敵。也就是說,三個人每個人挨打多少,反擊多少,基本上處于一個平衡的狀态。

事實上,三個演員都跟劇組有約在先,不能損害自己的硬漢熒幕形象。有人是直接寫在合同裡,還有人是現場監督。比如,Vin Diesel的姐姐正好也是劇組的制作人之一。她會在每次排列打鬥場面的時候到場,确認Vin Diesel會吃幾腳,什麼時候能反擊回來,确保Vin Diesel不會在熒屏上表現的像個草包。

這些明星們,如此努力維持自己的熒幕形象,劇組也都積極配合,這難道僅僅是因為明星們維持形象小心思,還是背後有什麼更深層次的經濟動機?

好萊塢電影趨勢: 靠一個演員大賣的時代過去了。

過去的好萊塢電影,可以靠像金 • 凱瑞和朱利亞 • 羅伯茨這樣的大牌影星,一個人挑起整個電影的票房。而現在,一個明星就能成為整個電影的票房擔當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電影更多的是靠一系列的組合元素,幾個核心演員之間的故事取勝。就像一個品牌,有顔色,人物,故事,包裝等很多品牌因素,組合起來吸引顧客或觀衆。在速度與激情中,三個主角組成了一個有機的共同體,要想電影成功大賣,三個人勢均力敵,彼此競争,有助于捕獲最多的觀衆和票房。

好萊塢電影現狀: 硬漢電影依然有市場。

電影總體的一個趨勢,是主角形象越來越豐滿、複雜化,典型的例子是007系列電影。之前007的主角,基本都是戰無不勝,以非常自信的熒幕形象示人,但是最近這幾集有很大變化。比如Daniel Craig飾演的007,不但被所愛抛棄,還多次被對手擊敗,一改以前的主角光環繞,萬事順遂有如神助的熒屏形象,是個有血有肉的悲情英雄。這個趨勢的原因不難理解:人們看電影會被感動,很多時候是看到了自己的故事,真實的人生是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有時候甚至比電影更狗血。

但即便在這種趨勢下,硬漢電影等類型電影依然有不小的市場。事實上,速度與激情的觀衆看的,正是這種打鬥帶來的感官刺激,而不是主角們溫情脈脈的一面。畢竟,觀衆需要不同口味。就算素食有機是一種趨勢,廣大的食肉動物面對牛排的期待,仍然是滋滋作響又Juicy肉肉。

說了半天,速度與激情的這種設定,還是為了觀衆和票房服務的。畢竟這種大規模投入的電影,如果沒有票房的支撐,基本上很難生存。

說到這兒,想順帶提一嘴最近明星之間的分分合合。我年輕的時候也是宋慧喬的迷妹,看到雙宋離婚也有點惋惜,但到即将升級為兩個娃的媽,我已經深深理解明星離婚結婚的影響,遠遠超過了他們個人的私生活的範疇。什麼時候公布,如何公布,背後都有太多的經濟利益。如果公布時間或者方式不對,會影響明星的品牌,以及背後所有代言商家的利益,以及參與節目的收視率等等。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明星即使發生婚變,因為有代言的合同等制約,也不能馬上公布,而要等合适的時機。

所以說,在看電視電影等媒體節目的時候,不妨多想想背後的經濟利益是什麼。越是投入大的制作節目,裡面主角的一舉一動,背後被經濟利益主導的可能性就越高。硬漢明星們,就算是現實生活中是個溫情脈脈的父親和丈夫,也願意嘗試更廣的戲路,但在粉絲經濟面前,更明智的經濟行為可能就是:繼續維持自己的熒幕硬漢形象。

----

圖片如非特别注明,則來自網絡。

你好,我是Echo,在加拿大工作生活6年。

分享 “有點深度,不失溫度” 的北美生活感悟和商業職場觀察。對北美生活和商業職場有興趣的好奇寶寶,歡迎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