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關注不迷路,大家好我是老徐。今天為大家帶來五部适合孩子看的高情商電影,有空多陪孩子看看
1,《海洋之歌》 2014湯姆·摩爾

其實還是更喜歡皮克斯式故事,飽滿而有情懷,《海洋之歌》好幾處可以更好的情緒表達都嘎然而止,感覺沒有完美到天衣無縫,故事整體略顯平淡但并不乏味。情感的刻畫也更細膩深入,導演的風格簡直是讓人愛不夠,畫面美得讓人窒息(個人認為),每一幀都能當桌面,還有貫穿始終的那首歌,聽的我靈魂都要出竅了,居然真的就隻有那麼一首,哈哈哈。結尾10分鐘的重逢與告别,把整個故事的檔次提升到了神話境界(和肖申克的救贖有異曲同工之妙)。比較略帶黑暗色彩的《凱爾經》,海洋之歌基調明亮不少,畢竟是推薦給孩子看的馬虎不得0.0。
2,《記憶中的瑪妮》 2014米林宏昌

一個關于自我治愈的故事,少女的成長錄。孤獨自閉,排外膽怯,郁郁寡歡,在探索未知的成長路上總有可能走上彎路,甚至要付出跋山涉水的艱辛。影片在夢境和現實中穿梭,旨在引導方向走出迷途。通過少女兒時零散的記憶臆想還原出鮮活的人物精神寄托和陪伴,從而自助式走出心理創傷,重拾自信,走向光明
途中一度發散把劇情猜測得很複雜(前期有點百合,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内心太肮髒了),撥雲見日的時候心變得軟塌塌。伏線埋得很好,旁人眼裡雲淡風輕,當事者獨自跨越萬千桎梏。一個人的戰争,誰都不知道她心裡存在過一大片泥沼。每個孤單寂寞的人内心都有看似解不開的節,說開、解開也便煙消雲散了。米林的作品總是很少女心,如涓涓細流般淌着淡淡的哀傷,很有意思的叙事,很細膩感人的作品,耐心看到最後你會不虛此行,片尾曲真好聽啊,哈哈。
3,《查理和巧克力工廠》 2005蒂姆·波頓

在這部的确很簡單的電影裡,唯一曲折的便是查理得到邀請券的過程,并且,事實上我們知道他肯定能得到。Tim Burton沒有再在别的什麼地方故弄玄虛,他把整個工廠布置得童話一樣,在每個孩子出局之後插入一段熱鬧淺白的歌舞,他就是要告訴你,間諜在賣 Willy Wonka的秘方了(交易的時候,信封上赫然寫着“秘方”兩個字,哈哈);就是要告訴你,貪婪、虛榮、自負都是壞的品質;就是要告訴你,現在該輪到懲罰誰了;就是要告訴你,查理肯定會得到巧克力工廠;他就是要告訴你,家庭比什麼都重要。
很有教育意義的一部電影,比較适合家長和小朋友一起看。
4,《玩具總動員1-4》 1995-2019喬什·庫雷(導演太多,四部不同,隻寫一個吧)

《玩具總動員1》這是95年的動漫!那時候我才5歲,是不是暴漏年齡了0.0。小時候的玩具總是亂丢,最後也難逃我的魔掌,被大卸八塊,看完這部動漫才知道原來玩具也是有靈魂的。玩具的世界也像一個成人的社會,理想與現實總是傷人,但堅持就會有力量,目标就是家的方向。不過玩具長得有點驚悚,和隔壁那倒黴孩子組團有點恐吓小朋友的感覺0.0
《玩具總動員2》一般觀點認為2總是三部曲中最平庸的一部,但實際上,第一部講嫉妒和自我認知,第二部講人生選擇的博弈與忠誠,影片涉及抛棄和自我價值的命題,借助玩具的命運,暗示了人生苦短、抓住良機、發光發熱這樣的樂觀傾向。有升華并且依舊感人。
《玩具總動員3》它對于我已經不僅僅是一部電影那麼簡單,而是代表了對于童年時代的記憶與懷念,整個電影院從頭到尾笑聲不斷,但我相信,更多人會被影片的後半段打動,這是一個哀傷的故事,即使裡面點綴着各式的笑點。相信看過前兩部的人都會很感慨。
《玩具總動員4》2019年6月21上映,toy3時候,安迪送胡迪給小女孩那一幕,影院裡啜泣的聲音現在還能記起。差不多是80末,90初這一波人的同步成長軌迹,是伴随你少年時期的bgm,從未走遠。2019值得認真期待的事情又多了一樁。如今30的我從未如此期待一部動漫,希望到時不要在落淚了......
5,《少年斯派維的奇異旅行》 2013讓-皮埃爾·熱内

熱内不愧為意境,色彩的頂級大師,一部家庭奇幻親情片,一部亦真亦假的奇幻之旅,唯美的景色加上萌神男主,讓我目睹了一個少年天才的叛逆救贖。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一直向前,路一直都在,或許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終點是為了回家!
小麻雀終于找到了栖身的大樹,也卸下了沉重的思想包袱。有時候成長就是一次孤身上路的旅行,再回到起點時曾經的自己和熟悉的一切都仿佛煥然一新。
今天就到這裡,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