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age
在《閃靈》的電影結尾,看到有字幕稱“一遍是看不懂的,《閃靈》至少要刷5到6遍才能看懂一些”,編者作為細節控,回看這部1980年上映的電影時,第一感受是撲面而來的熟悉感,也許是後期的電影太多“彩蛋”都是向庫布裡克的這部經典之作“緻敬”;

image
第二感受則是看完以後“後勁兒”太大,觀看過程中全程“膽兒肥”,但是媽呀,一關上燈,
腦海裡全部是那兩個小女孩,還有小男孩作“驚恐狀”的表情;
第三個是,半夜再刷一遍這電影的過程中,編者悲劇的發燒了……
感覺看越多遍越是恐怖,身體和心靈不夠強大的小夥伴都介意“輕刷”,一兩遍就好。
就這張男主從劈開的門縫中觀察女主的鏡頭都被後來很多導演“緻敬”過。

image
《恐怖幽靈》中的這一幕就是緻敬了《閃靈》。

image
第一遍刷《閃靈》的直觀感受就是——女主真的長得好恐怖啊!
就像是木乃伊或者是一具骷髅一樣,如果仔細看片的朋友都會發現,這個女主真的全程喜歡穿“顯得複古”的衣服,複古在某些場合是一種氣質一種魅力,但是有些場合就增添了恐怖氛圍。
就好像你在半夜穿一身紅色或者别的顔色的複古旗袍裝走在街上,走在小巷子裡,也會無形之中營造一種“恐怖”的氛圍。
第一直覺就是這個女主後期可能會“黑化”,
變得瘋癫,到處砍人。
沒想到後期,一家三口,也就女主看起來最正常了,這種反差萌也就庫布裡克玩得不亦樂乎了。

image
下面開始談談編者看《閃靈》時候發現的5個小細節。
1.237号房間
這個237号房間在電影《恐怖遊輪》中也曾出現過,而且都發生了驚悚事件,這個數字有什麼特别意義嗎?
關于這個問題編者也不能給出确切的答案,但是有三種解答可以參考,哪一種都說得通,
個人傾向于哪一種解讀就是觀衆的喜好了。
注:在原著中的房間号是“217”号。
第一種,因為擔心觀衆後來選擇旅店會對“217”号這間房間産生陰影,所以善意的改成了“237”号,因為一般的酒店不會一層擁有将近40間的房間。

image
第二種解答是2乘以3乘以7等于42,而42是德國納粹1942年,
237天是對于印第安人為時237天的大屠殺。
這個解釋在影片中是有依據的,剛開始一家人來看“遙望酒店”,
黑人哥們就給一家人介紹說有人說這個酒店下面是印第安人的墳墓。

image
第三種解釋是暗示阿波羅登月并不是我們所看到的那樣,因為地球距離月亮的距離就是大約237000英裡。
還有一幕是丹尼正在地上玩着火車玩具,忽然一個小球滾過來了,這個時候丹尼身上的毛衣上就是畫的阿波羅登月,上面一個白色的火箭,寫着“APOLLO”,下面是“USA”。

image
2.《閃靈》中一家人究竟是有幾個人擁有“閃靈”的“超能力”的?
這種超能力在于《靈異第六感》這部電影中是以“第六感”的方式存在的。
在編者的家鄉也流傳着一種說法,有的人能夠看得見魂靈異象而有的人看不見,當地稱那種看得見的人為“火焰低”的人,“火焰高”的人基本一輩子都是看不見的。
不過後期網絡上也大有“以訛傳訛”之感,誰也不知道誰是不是真的看見過,大家在講述這件事情的時候都是一副諱莫如深的表情,讓人也不敢不信,也不敢亂信。
但是“shining”在于影片中多了一層釋義——“遙感能力”,預知事物即将發生的能力。

image
影片從開始就鋪墊小男孩丹尼擁有那種“閃靈”的能力,讓我們甚至以為隻有小男孩擁有這種能力,詭異的氣氛讓我們誤以為小男孩是要搞事情的。
可是最終發現小男孩嘴巴裡的那個人并沒有惡意,甚至在關鍵時候保護了小男孩和媽媽。
從接觸“遙望酒店”開始,發現黑人老哥也是擁有“閃靈”的能力的。
接着略顯瘋狂的男主在餐廳中關于“樹籬迷宮”的縮略圖中看見了正在樹籬迷宮中玩耍的母親和小男孩,這種手法當然也可以理解為蒙太奇,但是也可以理解為男主也擁有“閃靈”這種遙感能力。

image
這裡作為一個鋪墊,後期男主做了噩夢,一度癫狂,女主聽到大叫的聲音忙過去查看,男主這個時候跟女主說——“我做了一個夢,夢見我把你跟兒子都殺了,還片成一片一片的”,女主這個時候悉心安慰,可是沒多久,兒子就出現了,他衣衫褴褛,脖子上有明顯的掐痕。
女主這個時候第一個反應是對于男主表現的不信任,認為是爸爸傷害了兒子。
畢竟在影片開頭,男主就曾經做過傷害兒子,把兒子打出“精神分裂”的事情。

image
兩層鋪墊都在證明着男主也是擁有“閃靈”的,從他後面真的黑化成魔了,追殺兒子和女兒就能看出來,他正在實踐着他的“閃靈”。
本來都以為這部影片就會按照男主說的這個線路發展,女主和兒子是難免被男主殺害,然後放進冷藏室,半路殺出個黑人老哥,不遠萬裡,做幾個小時飛機,開車5小時,又開幾個小時的雪地車,結果一秒鐘被男主砍了。
萬裡送人頭也間接的給女主和兒子逃跑制造了時機。

image
3.丹尼究竟去哪裡了?
在酒館中男主将自己的靈魂出賣了,隻為換一杯啤酒。
第二次來的時候,他被透露自己的兒子已經去請黑人老哥幫忙了,自己必須要“糾正”自己的兒子和老婆,這也徹底激發了男主的“殺心”。

image

image
後來小男孩跟母親對話就全程是丹尼體内的那個人了,母親問丹尼去哪兒,小男孩說丹尼不會再回來了。
那麼丹尼為什麼不會再回來了?
這時候鏡頭轉入黑人老哥睜大眼睛在床上發出恐懼的表情,如果沒有意外,丹尼應該是通過閃靈去找黑人老哥了。
畢竟黑人老哥剛開始跟丹尼對話的時候就說,有些人通過“閃靈”是不用開口說話,對方就能夠明白自己的意思的。

image
4.《閃靈》的剪輯方式——時而利落,時而溫吞

image
在前期分段叙事的過程中,《閃靈》的剪輯方式可以說是幹淨利落的,一點都不拖沓。
直接畫面切換,但是在緩慢疊加恐怖氛圍的時候,卻運用了疊加的鏡頭,這就是導演的“心機”了。
轉場的幹淨利落你已經适應之後,他忽然緩慢切入下一個鏡頭,兩個鏡頭之間的疊加部分也加重了恐怖之感。
在這裡導演就是在告訴觀衆——你永遠也猜不到我在想什麼。
(這從結尾也能看出來,大家已經猜測女主跟兒子的結局了,結果導演一反常态的讓女主跟兒子逃出生天,而男主卻在冰天雪地中凍僵)
情緒累積的節奏時快時慢,給觀衆營造一種“不安”和“無所适從”之感。
庫布裡克的這個手法才是出彩之處啊,看網上影評很少有人提及到。

image
5.兩個小姐姐“閃靈”畫面的死狀是沒有出口的——沒有“EXIT”
當小男孩能夠看到的兩姐妹手牽手的畫面是有出口的,也是真實的畫面。
因為真實的場景那個地方就是擁有出口的。

image
但是“閃靈”看到的同樣的一個地方,是沒有出口的,也就是說在案發現場那個地方是逃脫不了的。

image
……
《閃靈》其實在恐怖級别方面遠遠不及《咒怨》、《安娜貝爾》,
《閃靈》的成功或許要用那個被大家用到爛的詞來形容——細思極恐。
它的拍攝方式手法在當時來看實在是先進——長鏡頭跟拉鏡頭相配合、跟拍、鏡頭配色、畫面暗示等等,現在來看都是許多電影達不到的高度。

image
《閃靈》讓人感覺到壓抑和恐怖的感覺是全片的BGM都是以一種比較刺激耳膜,和非常沉悶的詭異配樂,這在正常的以BGM作為預警的恐怖片中來看一個都不奏效。
因為《閃靈》的BGM是讓全片給人一種無法逃脫和不安的感覺,而不是完全用BGM來帶動高潮,相反,真正的恐怖畫面反而是無聲。
(吐槽一下不知道現在很多電影中對于“閃靈”的緻敬都是用這兩個小姐姐,實際上小姐姐在《閃靈》電影本片中啥都沒做,隻是站在那裡,走來走去,或者是遍地都是血的畫面。)

image
男主的演技實在是讓人佩服!眼神的左右流轉也有一種莫名的喜劇之感,
跟電影制造的恐怖氛圍形成鮮明對比,讓恐怖等級更上一層樓。
男主的一些台詞具有“滑稽”之感,也符合康德對喜劇的說法,某種緊張的期待瞬間歸為虛無或消失。
可《閃靈》裡緊張的期待消失了嗎?

image
最後男主的表演讓人想起了金凱瑞的《變相怪傑》,可能也有稍許借鑒過《閃靈》裡的男主人公表演。
……這一切的一切都讓《閃靈》登上了難以逾越的高峰,在恐怖電影中永遠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image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