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受邀,與老友興沖沖去看了最近評分最高的一部電影——《誤殺》。
故事情節如下:
主人公李維傑「貧民」的女兒平平才貌雙全,執意要參加學校組織的夏令營活動,期間被警察局局長拉韫的兒子素察盯上,在酒中下藥施以侵犯。
夏令營歸來,平平再次被素察騷擾,最後在自家後院被平平母親撞見,平平母親在于素察搏鬥過程中,平平為保護母親失手将素察打死。
而後平平一家在父親的帶領下,與拉韫鬥智鬥勇的故事……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部電影,整體而言情節緊湊、自然。将小人物的性格刻畫得很傳神,但是警察的形象過于臉譜化,但為了後面凸顯不同階級所産生的白熱化分歧,似乎又可以理解!
一部好的電影,如同去咀嚼一部好的書,去經曆一次别人的人生,去思考一些當下不曾思考過的問題。
而這部電影作品,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帶給我的思考仍然是——教育。
我經常對我身邊的朋友說——這個世界一切的“惡”,一切的“善”都跟我們的教育有關。
我想,沒有人會否定這一點。因為人生下來,赤裸裸的,沒有任何是非善惡的觀念,所謂“人性本惡”、“人性本善”的論點,都是先哲們一廂情願的想法。
千百年來,已經逐漸淪為了刻意的對立,不值一哂了。
電影裡的“夏令營事件”,讓我想起了前幾年轟動一時的“李天一事件”。
李天一,著名歌唱家李雙江「少将軍銜」的兒子,母親也是著名的歌唱演員夢鴿。正好與電影裡的素察身份很類似,素察的爸爸正在參選市長,母親拉韫是警察局長。二者都可謂“根正苗紅”。
而且他們都犯了同樣類似的錯誤——誘奸婦女。年齡都不算很大。
那麼,問題就随之而來。像李天一和素察這樣身份地位的人,按理來說,占用的教育資源肯定是比普通大衆更為寬廣,所接受的教育也是比老百姓的孩子更優異的。那麼為什麼卻頻頻作出自毀前程、自甘堕落的事情呢?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老生常談的一句話是——“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很多家長不理解這句話,無論背地裡或者直接就開嗆——“我們要是什麼都懂了還要你們幹嘛?”
其實,這裡的所謂“第一任老師”,并不是要你在知識上體系給孩子多大的構建和給予,而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将孩子的“三觀”建造一個基本的輪廓,然後再通過學校教育,加深自己對未知的認識,找尋到自己的優勢和自信,慢慢加深自重自矜的品格,逐漸融合成良好的家庭教育,把社會也當成一個大家庭,這樣的理論這不一定完全正确,但一定不會出多大差錯!
李天一第一次上新聞的時候,是開車撞死了人。當時新聞鬧得沸沸揚揚,李天一迫于媒體的力量得到了一些懲罰,但出獄後迎接他的第一件事竟然是母親夢鴿給他換了一輛嶄新的豪車……
就在這件事即将銷聲之際,李天一再一次榮登新聞“榜首”:李某某與朋友一起在酒店輪奸一名少女……
期間李天一的父親李雙江和夢鴿還企圖以各種權勢欲蓋彌彰,和受害人達成和解,以求李天一再次“有驚無險”。
網上有一位父親寫了一封公開信譴責夢鴿,認為李天一之所以落得這個下場,夢鴿罪在其首,更直指夢鴿就是把自己兒子親手送進監獄的那個人。
夢鴿卻憤怒的回擊道:“說這樣話的人一定是沒有孩子的人……”
夢鴿的一句話,讓人啼笑皆非,我不得不為李天一這個半生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少年感到無窮無盡的悲哀!
人言:“預先使其毀滅,必先使其狂瘋狂”。沒想到用以對待敵人最佳的悄無聲息的殘酷手段,一個自負到絕頂的女人,會用到自己兒子身上。
當身為人母卻蔑視别人孩子之生死時,可曾想過别人的兒女也是懷胎十月,也是父母精血;可曾明白人或有地位高低,身份殊同,可為人父母乃天之恩賜,豈有貴賤之分?
當你枉顧法理人情去強銷他人骨血之時,難道不知窮且益堅,弱極而強,任何權勢在絕對的喪失理性的捍衛面前,都顯得那麼不堪一擊嗎!
難道李天一和素察這樣的人,就真的一生出來就那麼邪惡嗎?不,他們隻“撞死”了一個人嗎?他們隻“奸污”了一個女生嗎?
他們是在有了第一次,撕破了一個堕向深淵的口子時,自己的“牛爸”、“牛媽”給自己天衣無縫的合上了……
于是,再一次又一次的錯誤“練習”上,漸漸變得“得心應手”,肆無忌憚,漸漸成為那個“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的造物主,那個忤逆我便是走向毀滅的惡魔。
你會發現所有上層家庭最後分崩離析的根本原因永遠隻有一個——一次次放縱後對同等生命喪失了最基本的尊重!當一個人缺乏敬畏心活在這個世界上,毀滅就不遠了!
電影裡,素察的父親在一次素察打傷一個同學眼睛時,伸手就是一巴掌打向兒子。而再無多的教育,其實質他隻是一個貪戀爵位的政客。
而母親拉韫則立馬表示“别打他,他還隻是一個孩子!”
多麼可笑的一對夫妻,一個像極了一座高不可攀、固若金湯的城堡,看起來是多麼的正義凜然,似乎有這樣一位父親的兒子,一定會是虎父無犬子。
而另一方面,母親的無限寵溺,有求必應,正在漸漸侵蝕這棟崔巍的“摩天大廈”,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一年、兩年……
“轟……”
你聽見了嗎?人們仰望的那幢令人羨慕的高樓,塌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