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蒂姆波頓整點上新了,最新營業的是1941年迪士尼經典動畫《小飛象》(Dumon),那隻有大肥耳朵的小象鄧波,這次動畫片把他變成了真人。

利用CGI(可以理解為3D動畫),毫無違和感,大象靈活的眼睛,細膩的睫毛與皮膚褶皺,象與羽毛一氣呵成的效果,高水準高完成度的好萊塢制作。
劇情着實正統與簡單,衆人拾柴火焰高,小飛象救媽媽,充滿了迪士尼的溫情、甜蜜與正能量。

如果你們誤以為老東家的風格會限制導演,那你也太小看這位老頑童、壞小孩了,他可是大名鼎鼎的蒂姆波頓唉!
電影主旋律之下也隐含了各種屬于蒂姆波頓粉的彩蛋。夢幻王國表面風光讓人聯想到《大魚》裡的世外桃源、巴黎明珠柯蕾特的高空表演多有哥特感、霍特爾最後三秒閃過的電子臂好機器人、甚至是資本家的市儈嘴臉,我覺得是在諷刺迪士尼,哈哈哈。
電影裡把Dumbo翻譯為“笨波”,意外的恰當,就連音樂也都是老搭檔Danny Elfman,光看預告片裡小飛象第一次在馬戲團飛起就忍不住哭起來了好嗎?

電影是一個簡單的故事,也是一封給自己的情書,我通過更愛自己,更好的理解這個世界。
# 重拾失去的勇氣。#笨波失去了媽媽珍寶的同時,全篇所有人都在面臨“失去”與“勇氣”。
霍特爾從前線回到馬戲團,失去了左臂,甯願把自己化成小醜,不被任何觀衆認出,他曾經是赫赫有名的馴馬高手,他失去了曾經。
霍特爾與安妮的兩個孩子失去了爸爸的陪伴,甚至媽媽,女兒米莉的勇敢、心理暗示隻能靠那條鑰匙項鍊,媽媽的遺物。
整個馬戲團集體失去“大公司”庇佑,大家齊心協力維持經營,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 所有不同,都值得被愛。#笨波生來就有一雙看似不合理的大耳朵,與所有普通大象都不一樣,在受到無情的嘲笑後,我們的笨波借由大家的幫助,最終接納了自己的不同,煽動萌萌的大耳朵翺翔天際,成功營救了媽媽與小夥伴。
不同的又豈止是我們的笨波呢?難道我們每個人的成長路上,都未曾經曆過至暗時刻嗎?幻想自己是天選之人,可又無比恐懼于與大衆的不一樣,矛盾的躲在人群裡保持對齊。
米莉,她很有主見的明确與其他的女孩子的理想不一樣,她的志願就是科學研究,做下一任居裡夫人,而不是繼承父母衣缽,在馬戲團做個馴獸師之類。
馬戲團裡的美人魚小姐是個身材肥胖的女生,她一輩子的理想就是扮演美人魚,誰說美人魚就必須是0号身材呢?
我們落伍的傳統馬戲團,既然做不到夢幻樂園,那我們就做一個平凡的馬戲團好了,堅守也是一種不平凡。
# 找到自己,與其和解。#麥克斯找到的自己作為團長的定位,馬戲團裡的每一個成員都是。勇氣也好,不同也罷,這是因為我們找到了自己,也接納了所有的好與壞。
馴獸時常需要巴普洛夫條件反射,至于馬戲團内外的人生,我們也會誤以為自己依賴一個物件、一個信仰,直到我們與自己達成和解。
美豔的柯蕾特從小就能做高空表演,這隻是她在巴黎街頭的糊口手段,但是她首先是個一個獨立個體,需要被尊重,絕對不做範德維爾的私人物件,所以錦衣玉食在自由與真愛面前,随時可以放棄。
關鍵時刻女兒米莉也扔掉了自己的鑰匙項鍊,鼓勵笨波勇敢面對自己,在那一瞬間,米莉也找到自己。
就連美人魚小姐姐,也充分利用自己的身材與力量,完美吸引了反派狗腿子的注意力。
羽毛是笨波的條件反射,也是他飛翔之路裡的束縛,笨波不再依靠羽毛的刺激就能飛起,帳篷頂的一圈光亮,不僅是他沖出去的方向,也是他的自我與希望。與媽媽彙合以後,他仍然奮勇折返,營救霍特爾一家,因為這就是Dumbo,也隻有Dumbo!
蒂姆波頓的精神内核,自始至終就沒有變過。他的電影是給每一個女性成長路上的情書,以童話的方式。
就像他的《大魚》,結尾時間停止,母親抱着父親泡進浴缸,父親就變成一尾自由的魚,“當我愛上了一個我知道永遠不會屬于我的男人的時候,我的一生就變成了童話。”
提到童話,我們也不得不回顧一下《僵屍新娘》與《愛麗絲夢遊仙境》。
《僵屍新娘》(Corpse Bride)這部2005年的動畫片,至今仍然在風格類型上獨樹一幟,詭秘浪漫而富有創造力,蒂姆波頓參與了導演、編劇與制作人三職。
電影選擇了費時費工的傳統木偶,但在觀衆們兒時的記憶裡催發出一種新鮮感。76分鐘的電影絕無冷場,木偶們的鏡頭細緻嚴謹,童叟無欺。
禦用男缪斯強尼戴普盡管隻是配音,蒂姆波頓還是能将他的邊緣化的憂郁氣質展現得淋漓盡緻。劇情非常反套路,既不歌頌人間有真愛,也不安排男女主角天長地久。
被僵屍稱為upstairs的人間,充滿是非、欺騙與物質,疏離的人情、冷眼旁觀下是一個無聊世界。與之相反,僵屍的世界夜夜笙歌,活躍、友愛、平等……色彩斑斓,大夥兒高唱:die, die, we all pass away, but don't wear a frown, because it's really okay。
女主艾米莉在人間時被騙被害,死後還是執着的身着婚紗。她始終對愛不曾懷疑,夢想婚姻,等待給她自由的那個人,月光下有她最美最美的身影,我信仰的隻是愛情,與某個特定的人物符号已經沒有關系,這是多麼現代的戀愛價值觀!

繼《僵屍新娘》5年後的作品,愛麗絲與兔子,同樣是家喻戶曉,堪比小蝌蚪找媽媽的國民認知度,蒂姆波頓的電影仍然在人物個性刻畫與表演上奉獻了豐盛、立體又充滿魅力的理解。
Alice in Wonderland ,究竟是underland還是wonderland,不重要。新世界裡,開放的兔子洞入口,把愛麗絲們的問題解決掉。

愛麗絲對瘋帽子說,優秀的人通常都是比較瘋癫,瘋帽子一臉滿足的柔軟神情。我内心為導演這個自戀的老男人笑得花枝亂顫。
白皇後是比紅皇後内心陰暗得多的人,我知道你熱愛一切壞事物,别問我原因,我就是知道。
紅皇後一臉嚴肅宣布:可怕比可愛要有用。所有人都喜歡美麗優雅的妹妹,她像幼兒園沒有得到小紅花的小孩,滿臉稚氣的嫉妒與令人心疼的絕望。
瘋帽子,在帽匠工作之中感到快樂,永遠是那麼的善良與忠誠。他的直白,屬于藏不住也不想捂着噎着。告别時他說愛麗絲會忘記他,就跟上一次一樣。
蝴蝶在肩頭飛過,愛麗絲喊出毛毛蟲名字的那一刻,女主角成長的軌迹劃出一道彩虹。
在即将10年之後,蒂姆波頓版的《愛麗絲夢遊仙境》裡出現的價值觀、電影造型,甚至是海倫娜的表演,仍然經得起時間推敲。
最後,《小飛象》先導預告海報,很有意境,大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