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空蕩蕩,魔鬼在人間。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曾經對它嗤之以鼻,認為說這句話的人無疑對人間的定義,過于偏執,似乎似乎隻有黑暗才能顯得深刻。就像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定标準那般,隻有反應戰争,興衰,苦難的才有可能被奉為神壇,榮登經典之列。人間本來應該是一個美好的詞彙,卻被有意或者無疑地渲染地如同烈獄。但是如果上帝開恩,降下神迹,來巡視自己創造的世間,又會不會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coffey是一位天使,世間的痛苦他都感同身受,他憑借一人之力,背負了世間的苦難,因為試圖拯救那個被bill殘忍殺害的兩個小女孩,卻被衆人以為是兇手而送進了監獄。他巨人一樣龐大的身軀卻在臉上洋溢着孩子一樣的表情,雙目含淚,表情凄楚。為什麼他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為他對這世間愛的深沉,也因為這個世間讓他失望太多。當活着都成為了一種負擔,那麼這個所謂的世間,可能就真的與美好無甚關聯,可能coffry就适合做天堂的天使,對于他的純潔,美好才是唯一的歸屬。
有善必有惡,和coffey對比鮮明的是一個監獄長Percy和一個罪犯Bill,Percy是一個外強中幹,欺軟怕硬的小人形象,它欺負帶着手铐腳鍊的罪犯,卻被Bill吓得尿褲子。自以為是的認為自己後台夠硬,威脅其他人不要說出去。他生性變态,處死Del的時候,他故意沒把海綿沾水,讓Del在漫長的折磨中慘死,也許Pual說的沒錯,他們反正遲早要死的,但是我們不應該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審視他們已經迷途知返的人,盡管他們曾經的罪惡無法洗清,也無償還,最後死就是給他們留下的最後的尊嚴,這點我們無法剝奪。也許我們不是受害者,能夠站在這裡高談闊論,無法将受害者的痛苦感同身受,就像Pual無法感知coffey的痛苦。
人類的悲歡總不是相通的,有的人為了身體頑疾痛苦,有的人為了事業中落傷心,有的人糾結于為什麼自己一無所有,有的人躺在病床上,靠着巨額的醫藥費為生。人總是一個不滿足的種群,所謂“知足者常樂”。反之,就是現代人精神空虛,靈魂迷茫的根本所在。當長壽成為了一種煎熬,活着就是一種懲罰。電影的最後Pual一個人孤孤單單害活在這個世界上,能陪他的就隻能是那隻幸運的小老鼠Gingeles,當Pual送走了愛人,送走了兒子,送走了兄弟朋友的時候,已經是舉目無親,四下無人,隻能獨活在老人院,在一個老電影前面失聲痛哭,魔鬼從來未至,唯有痛苦綿綿不絕。這就是一種懲罰,因為他毀了上帝的神迹,明知Coffey是被願望的,卻沒有為他開脫,還是把他送上了刑場,把他推向了死亡。本來那個人高馬大的天使是多麼的純潔,像一個孩童一般,漫天的繁星,一捧泥土的芬芳,就能讓他喜笑顔開,但是人類的罪惡卻給了他更多的痛苦,比之大自然的力量都相形見绌。
另外,這部電影簡述的應該還有種族歧視的問題,因為Coffey黑種人,在那個時代,本來就是被不友好對待的人種,在這樣的背景下,更是無人去深究本來可能有罪的人是否真的有罪,膚色就是罪。作為主角的Pual也是一個并不光彩的形象,他讓Coffey去幫助Melida的時候并沒有考慮Coffey本人的意願,也沒有想過事後怎樣為他開罪,在經曆了他的死後,辭去了工作,或許就是他們唯一的愧疚心在作祟吧!
總體來說這部影片反應的是人性,是宗教,是種族歧視,以及善惡美醜的鮮明對比。其中所蘊含的深意不是我所能全部感悟出來的,再次也隻能淺顯理解。Coffey就像那個Melinda給他的項鍊的雕刻的巨人一樣背負着上帝,承受着世人的苦難趟過命運之河,走向死亡的彼岸,對他來說,死亡不是結局,而是救贖。當Coffey虔誠地跪在上帝面前,禀報人間的紛擾的時候,我在想他可能會編制一個美麗的謊言,臉上熱淚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