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的确是部很套路、轉折稀碎、十分理想化的爽片。但并不妨礙,這是我最近看的最熱血沸騰的一部片。

OK,這片就是很簡單、很臉譜化,人種、障礙者等各種“政治正确”元素;甚至不切實際,立了幾個典型的asshole男權形象當靶子,一群女孩聯合起來三下五除二把他們全部幹翻。

但這又有何不可?為何不能用一種簡單的方式表現女權活動?為何feminist就不能輕松地、揚眉吐氣地赢一場?難道我們看過的男性視角一路開挂的熱血爽片還少嗎?

女性主義片一定要苦大仇深?表現強奸社會一定要像《十三個原因》一樣壓抑無助窒息、泥沼一般的各種關系。女權活動要像《美國夫人》那樣交織各方勢力、權力關系混雜。當然那也很好,但為什麼不能是高中校園裡一群年輕人的理想主義,簡單粗暴對不想要的say no,大膽追求想要的呢?

回憶下,是否我們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并不是充斥着暴力、并沒有不平等地那麼明顯。不過是備受推崇的男性視角文學作品,女生“保護自己”不穿着暴露,團體leader、大出風頭總該是男性,“受歡迎”女生是一邊“貌美如花”拉拉隊的存在,生理特征被作為标簽指指點點,面對欺淩最好方式是沉默不語……

最後,feminism并沒那麼複雜,并沒那麼高尚,并不是排除一切,并不是成為頂端的女強人才是“真正的女權”。feminist可以有各種和男性的交際,可以是女也可是男,可以單身可以結婚,可以溫和可以憤怒…認為性别平等,女性可以做任何自由選擇,并真正認識到社會各處的不平等并對其say no就行了。并不是一定要有什麼用,表明态度這本身就很重要。

“For girls everywher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