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賴農一臉錯愕跑回婚宴,鏡頭切換,馬爾切洛入場,莉拉流下眼淚……
《我的天才女友》第一季以此告終,作為改編女作家費蘭特《那不勒斯四部曲》一部HBO劇,據說還原度極高,沒看過原著,不做評價;據說豆瓣評分9.4,不知道豆瓣評分的權威性在哪兒,值得拿出來一說?據說是中國版的《七月與安生》,我非常不滿,不要把這兩部劇相提并論,絕非一個量級。
看書,看劇,我自有我标準,那就是好看。
無疑這部劇好看,是精品,畫面精美,表演精準,鏡頭語言豐富,每一幀都耐品。
《我的天才女友》第一季是埃萊娜·費蘭特四部曲的第一部,講述兩位女主莉拉和賴農的少女時期。這位女作家也相當有趣,自1992年出版第一部長篇小說,始終匿名寫作,遠離名利場,或許唯有如此才能靜下心,寫出女性心路的曲幽晦暗,抗争的無聲激烈吧。
此劇一出,因為主角是兩個女性,被定義為女性的友誼片,被拿來與《七月和安生》比較。
用來感慨女性之間的“塑料花”友誼,暗暗迎合某位名人的論斷:“女性之間無友誼”。
拜托,别犯蠢!
在兩人目光交接,說第一句話開始,兩人就開始一生的糾纏。她們之間不是友誼,是命運相連,在那不勒斯貧窮、混亂的街區,她們有共同的命運,共同的抗争,貧窮、恐懼、成長、階層、輕視、愛情、婚姻、生育……聰慧不是她們的武器,在我看來,是傷害她們的一柄利刃。
因為無知有時恰恰是一種保護。
正因如此,在那個煙花絢爛的新年之夜,莉拉看着發瘋的哥哥,會清晰地看到哥哥的“死亡”,更真實地感受到界限的消融,絕望無比。
對于生活和自身帶給女性的沖擊和重壓,她們一個人是無法單獨應對的。因此,莉拉和賴農是一體兩面。莉拉勇敢果決,聰慧過人,我行我素,是更有力量感的一個;賴農溫順安靜,柔和自卑,在前期莉拉是她的引路人,她依賴崇拜莉拉,“莉拉是更知道自己去向哪裡的人”。
兩個人相互依賴,同時也彼此競争,暗生嫉妒。
可是,這并不能削弱她們的情誼和關系,她們是共生的,至少精神上如此。兩人無論相隔多久,都彼此惦記,偶爾嫉妒,在對方落難時,對方是絕不會抛下對方獨自逃跑,是決計要伸出手,把對方拉出泥潭、救出深淵的存在。
無需多言,莉拉和賴農都明白這點。
正如此,在婚禮前,莉拉和賴農聊天,莉拉說:我的天才女友,你繼續讀書,我資助你。從這點看,賴農是莉拉的另一面,是她的另一雙眼,在代她去過另一種她渴望卻無法擁有的人生。
我所不能,你代我去過一遍。
這遠非七月和安生這種為一個男人就互相诋毀,困于情傷彼此遠離可以比拟,過于輕浮。
假如她們在現代,時代和家庭能給她們更多的機會,或許她們都會有不同的人生。
但是,并沒有。
第一季她們經曆過貧窮對教育機會的剝奪,經曆過弱者對弱者的消費,富有階層對貧苦人群的碾壓;經曆過成長時對自我的懷疑、厭棄,對自身認識的迷茫、慌亂。在結尾處,我的莉拉結婚,以為丈夫會和她一起對抗馬爾切洛,卻發現他懦弱、貪婪,在婚禮上即遭背叛;我的賴農青春期遭遇愛情,迷戀叛逆期的尼諾,被他先鋒激進的姿态吸引……
我想,在第二季,我的天才女友們,會很快很敏銳地意識到她們尋求的男人的軟弱與無能,會很快放棄對他們的期待,去尋求自己的力量,也會遭遇生育的沖擊。
至此,也有人說:這是一部女權劇。
不,我不認為如此。我的兩個天才女友們并沒有奔走呼告抗争,她們是在以血肉之軀去承受來自命運的所有饋贈。對,是忍受,抗住,負重前行。
莉拉聰慧勇敢,能自學拉丁語、希臘語,能自己設計鞋子,可以拿手術刀抵住馬爾切洛的喉嚨,但是她隻是揮霍,從未想用這些去換取什麼,她隻是揮霍,按照自己的心意存活。
賴農本分柔順,有幸享受受教育的機會,但并不覺悟,她并不清楚自己的未來,是被推動着向前走。賴農還沒和自己的生活相遇,不過也快了。
也快啦,期待第二季,或者去讀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