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李巧兒
“我大概清過了州裡一半以上的廁所,我被歸入一個新的下層階級。”
這是電影《千鈞一發(Gattaca)》裡的一句台詞。
文生是自然受孕而出生的孩子,也因此繼承了父母的一些基因缺陷:左撇子、近視眼、掉皮屑等等,而這些基因缺陷,注定了他在成年後的職業隻能做一些“下等”的工作,比如清潔工之類。
與之相反的是,文生父母後來采用基因優選的方式生下了第二個兒子,也就是文生的弟弟安東。安東沒有任何的基因缺陷,深得父親寵愛,文生為證明自己也能勝任“上等”工作,也能離開地球前往星空,于某天離家出走,經曆了九九八十一難,終于讓夢想成真……

《
千鈞一發》裡的一幕
影片的節奏很慢,1997年的電影,也沒有什麼花俏的科技特效,室内景很多,結尾,裘花的選擇,讓我唏噓差點落淚。

《 千鈞一發》裡的一幕
這部電影,有沒有讓你想起早前沸沸揚揚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
2018年11月26日,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在香港即将召開的前一天,基因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已經于11月在中國誕生,而賀建奎修改了露露和娜娃的一個基因,使她們一出生就能對艾滋病具有天然的免疫力。
然而,這對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的出生,随後引起軒然大波,被各界紛紛反對。

《 千鈞一發》裡的一幕
是的,就算是抛開科學技術仍未完善的問題,在倫理和社會發展上,基因編輯嬰兒的誕生,無異于給當前的人類打開了潘多拉魔盒,最終将成為某些特殊、特權階層的工具,到那時候,窮人會更窮更沒有翻身的機會,特殊、特權階層會更駕淩于社會之上,那麼将會複制電影《千鈞一發》的劇情,讓基因決定命運,而不是奮鬥決定命運。
“讓基因決定命運,而不是奮鬥決定命運。”我相信,這不是我們普通人想要的未來世界,我們仍然希望在未來的世界裡,聰明、善良、奮鬥才是決定命運的主要方式,你有沒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