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沒有曆史的抉擇,也沒有宏大的叙事,甚至我們熟悉的曆史人物在這部電影裡也不占篇幅,但從一種微觀的視角呈現同樣的事件,讓人品嘗出了另一種味道,這種味道充滿了我們熟悉的茶米油鹽,愛恨情仇,是一種熟悉的生活的味道。接下來從非常業餘的吃瓜群衆角度,說說我的觀影感受。
一,前夜
從一個小人物的視角展現了中國近代史上最重要的節點之一,開國大典。圍繞着确保開國大典當天國旗能夠順利升起這個課題,上演了一出波瀾起伏,驚心動魄的故事。情節上有無法去天安門實驗的困難重重,有實驗失敗的突然轉折,還有缺乏重要材料時的絕望,以及群衆大力支持推動的轉折。正是因為這些變化,讓這個小故事變得扣人心弦。
在觀衆全神貫注的關注故事的發展時,跟随拍攝主角的鏡頭一起領略了劇組精心還原的老北京,對于看慣了現代化的一成不變的高樓大廈的觀衆來說,也是一場對比度極強的視覺盛宴。
二,相遇
講的是國家兩彈一星工作人員因為工作原因隐姓埋名,甚至在生命接近終點時遇到戀人也不敢相認。
這段看的我挺想快進,且有些許困意,光是在公交車上通過對話的形式表達二人從最初相遇到相愛的過程,實在不足以讓我感受到他們二位愛情的甜,因此也無法體會分離的苦,觀看過程中并無感情起伏。
演員的表演水平很高,但可能是劇本的原因,男女主角的感情更像是背景的設定,而不是那種自然流露的情真意切。我如果是男主,遇到自己喜歡的人,就算抱着欣賞的眼光也會偷偷多看兩眼。而從任素汐的眼神裡我也沒有那種我的眼裡隻有你的愛之深恨之切。
三,奪冠
故事發生在上海的一個小弄堂,一個小男孩需要做出一個抉擇,是去見非常喜歡到即将出國的小美最後一面,還是爬上屋頂充當人肉信号校準機,以保證街坊鄰居們能夠順利看完中國女排的比賽,感受奪冠的集體榮耀,最後他選擇了服從集體利益。
這是我覺得比較好看的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展現了很多美好的事物,包括小男孩東東的善良,小朋友之間純粹的愛慕之情。
成年人的世界,有各種小孩不能理解的生存規則,比如和我無關的事情,請不要對我有期待,而小男孩卻會真的把街坊的期望當做使命,铤而走險,甚至犧牲愛情,這點讓一個遇事推诿的油膩中年男子看的百感交集。
開頭幾個鏡頭展現一個任何人都會喜歡的小女孩,作為資深單身狗的我,甚至會發出如果能生一個這樣的女孩多好的感慨。因為有了這樣一個小女孩,任何一個同齡男同學都會墜入愛河,後面的抉擇順理成章的讓人覺得揪心,後來東東沒有和小美告白時哭的撕心裂肺,也才能夠引起人的共鳴。
不過片段末尾的相遇卻顯得有些美中不足,因為馬伊琍散發出的更多是一種成熟獨立女性的魅力,而不是那種再次相遇還是能夠讓人怦然心動的感覺。這裡選個顔值爆表,演技不做過多要求的女演員可能更加能夠打動觀衆吧。
四,回歸
這段的的主線是香港回歸時,國旗在零時零分零秒準時升起,總體感覺是太樣闆戲了,包括英國人在内都很配合我們完成任務,整個過程也沒啥波瀾,人物的喜怒哀樂方面的性格塑造也比較少。中規中矩的推動劇情就顯得缺乏亮點,所以整體印象不是很深刻。
個人覺得在現有故事框架下,英國人的感情可以寫實一點,把那種複雜的失落感點一點,讓人感覺更加真實。此外,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與恨,回歸給人帶來的喜悅有啥前因後果,如果鋪墊一下,整個故事的完成度會更高一點。
五,北京,你好
在2008年的北京,離異中年男子葛大爺是一名出租車司機,單位抽獎抽中一張奧運會門票,本想作為生日禮物讨好跟着母親生活但和自己關系疏遠的兒子,卻因為自己到處得瑟弄丢了門票。故事的最後,葛大爺把票送給了那個用800元掉包門票的孩子,因為他是汶川地震的孤兒,而他的父親正是鳥巢的基層建設者之一。
因為葛大爺的原因,整個故事一開始就鋪滿了喜感,随後在車上的炫耀,和前妻的對話,當着兒子同學的面炫耀門票卻掏出八百塊錢等橋段更是讓整個放映廳充滿歡樂。
一個以喜劇為基調的故事,如果能夠讓觀衆猝不及防的發出發自内心的歡笑,最起碼就是及格線以上了,而葛大爺的表演更是把故事水準推到上乘。
關于汶川地震,故事這隻是輕點了一下,悲傷剛出現就戛然而止,我認為安排的也算合理,畢竟國慶去看電影,大家更多的是想要感受一種愛國,喜慶的節日氣氛,而不是重溫過去的悲壯。畢竟中國人永遠都是将悲傷深埋心底,然後繼續前行,因為未來的生活也不會容易。
六,白晝流星
這個故事的主題是扶貧,兩個偷雞摸狗的不良青年,在一位老者的引導下,因為看到了神州十一号的降落,最後改過自新從良了。
很多人都拿這種生硬吐槽這段故事,但我覺得這個應該是拍的最用心,最有内涵的一段。看着與其它幾段故事不同,主要因為采取了很多隐喻手法,需要一定的思考才能消化吸收。
扶貧和航天這樣的尖端科技本來就是兩件事,航天的成功并不能幫助窮人富起來,但中國的航天事業卻是壓在廣大人民,包括貧困人口的肩膀上發展起來的。因此一些貧困人口也算是在發展道路上被遺忘的人,把這兩件事情放在一起,也是給社會提個醒。
故事中,兩兄弟的人設說明兩件事,首先貧窮會帶來社會治安問題,因為人窮就會有生存問題,迫于生存,人是什麼都幹的出來的。其次扶貧也是攻心為主,接濟為輔的,接濟隻會養懶人,一個趴在地上的人,隻能靠自己才能真正的站起來。
最後兩兄弟看到飛船後好像經曆了什麼頓悟,然後沒有任何心路曆程的改變了。這裡心路曆程不是重點,真正的重點是尖端科技的發展能給人帶來希望,我們發展出越多的高端行業,才能造就更多的高收入崗位,讓人們獲得穩定的收入,過上體面的生活才能減少狗盜雞鳴之事。而扶貧最重要的,就是要讓人看到希望并開始奮鬥。兩兄弟信奉如果看到白晝流星,好日子就會來臨,而國家的尖端科技的發展,正是那個讓每個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的白晝流星。
七,護航
王牌女飛行員在朱日和閱兵上被安排備飛,對此她很不滿意,但是在關鍵時刻,閨蜜開的飛機出現故障,她本可以頂上,但抉擇後還是幫閨蜜排除故障,自己返航。
這個故事安排比較巧妙的地方是全篇針對抉擇這件事插入了很多個故事片段,使得女主角的形象非常生動,有血有肉,女漢子剛強不服輸的外表下,有一顆細膩且感情豐富的内心。
女主野蠻女友,對閨蜜仗義,對工作上的挑戰不服輸的形象非常讨喜,台詞也很出彩,吐槽的很精準。印象深刻的兩段,一個是女主在得知自己作為王牌飛行員卻要備飛時委屈的留下了眼淚,但部隊領導卻吐槽說“平時一直是個假小子,現在給我裝什麼姑娘”;女主在分手後,一個人坐在飛機駕駛艙中悶悶不樂,給閨蜜吐槽說飛機是自己的男朋友,閨蜜更神的吐槽說自己的男朋友也是飛機,這是一架劈腿的飛機,一下子把觀衆都逗樂了。這種貧嘴比較貼近80,90後的生活,因此能夠引發人的共鳴,看起來就比較有意思。
電影整體來看,像是一道叫做鹵水拼盤的菜,雖然是一個盤子,但卻裝了七種食物,有的肉包可以直接塞進嘴裡大嚼大咽,有些肉卻包着骨頭需要你慢慢的把肉啃下來,才能吃進嘴裡。有一點遺憾的是七個故事比較割裂,如果在中間穿插着有些伏筆,或者結尾有些殊途同歸的安排,可能會更有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