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香港一線明星藝人加入到了轟轟烈烈的傳奇遊戲代言大軍,各種版本的頁遊、手遊等小成本遊戲,從宣傳廣告畫面就處處透露這一股子濃濃的山寨味,卻由各個香港一線“天王巨星”代言,瞬間曾經的心中偶像形象崩塌,令無數粉絲心中疑問、感歎、憤懑、失望等百感交集。筆者看了不少網上的讨論後結合所屬行業來做一個深度的分析,同時也歡迎各界網友來指正、補充。

...

第一、娛樂業兩極分化,港片港劇市場收縮。

香港回歸之後和内地更進一步接軌,内地龐大的市場極大的沖擊和同化了香港市場。舉個例子,就像上世紀末互聯網上最大的棋牌遊戲平台聯衆遊戲本來蓬勃發展,但是後來騰訊開發了同樣内容的遊戲平台之後利用龐大的用戶基數兩三年内就趕超了聯衆,再過數年本來一枝獨秀的聯衆平台就不見了蹤影。在國内遊戲産業中,香港失去了支配地位,并且所占的比重越來越低。曾經在娛樂圈呼風喚雨的天王巨星熱度退去,也面臨着要養家糊口度日的問題。

...

在内地娛樂行業迅速發展的同時,轟動一時的“限娛令”對港星北上發展(撈金)做出了近乎苛刻的限制,而一衆大咖級的明星在香港發展又占用了絕對的市場資源,就導緻新一代的接班人無法順利接棒,試問一下各位看官下邊這張圖裡你認識幾人?

...

在經典港片不再叫座、藝人發展圈子收縮的同時,大陸影視作品和藝人卻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并迅速的占領了行業高地,以各類流量小生、小花為代表的藝人片酬以億為單位的畸形市場初現端倪,但同時另一邊為國産影視打下江山基石的老牌影帝們卻漸漸淡出了觀衆的視線。偶爾現身熒幕,身價片酬依舊停留在上世紀90年代一線也不為過,拿個最近發生的、最廣為人知的就是吳孟達拍《流浪地球》時的片酬是20萬。這雖然是個案,但也側面反映出老牌港星現在的生存發展狀況。

...

第二、遊戲代言事少錢多,轟炸式廣告維持明顯熱度

對于老牌港星,當前市場下一部院線影片,熱度高的明星、且必須領銜主演才有可能獲得上千萬片酬,配角一般是百萬級,客串的話幾十萬能請到的大有人在。而一部電影拍攝周期可能要一兩個月,但是代言遊戲的話素材拍攝一兩天就能完成,并且廣告播出還能維持不少熱度,作為藝人,這無疑也是為自己保值的一種方式。而且代言遊戲産品比起代言其它商品或者平台要相對安全。君不見孫紅雷代言的二手車、王寶強代言的團貸網、周華健代言的天獅集團都翻車了。

...

當然,在娛樂圈裡也不乏混得風生水起的港星,最成功的當數周星馳,他十年前拍攝完《長江七号》後退居幕後做導演,近年來出産了不少高票房的作品,《西遊》系列、《美人魚》等曾暢聯年度票房冠軍。另一位成龍大哥近年來作品票房不佳,今年的賀歲片《神探蒲松齡》也才一個多億的票房,而周星馳被罵是“撲街”的作品《新喜劇之王》也收獲了六億多的票房。這也許是成龍大哥沉迷遊戲的原因吧。

...

第三、為什麼他們代言的遊戲多是傳奇系列作品

這點主要是出于遊戲公司的需求,對于這種懷舊遊戲而言,它的用戶有較強針對性,基本上可以說是為80後上下年齡段特設的遊戲,這批用戶多數擁有穩定的經濟基礎,而這批人也正是香港影視巅峰時期的忠實粉絲,也就這一撥人最能買這批老牌港星的賬,所以說這是多方共同作用力下的結果。其實對于内地的粉絲來講,當初看這些天王巨星的電影,多數是通過錄像廳和盜版碟來完成的,現在通過這種方式來補償一下他們也是因果循環、一飲一啄自有定數啊!

...

可憐了這些00後的年輕人們,看到遊戲廣告上張家輝、陳小春、鄭伊健、吳鎮宇等一臉茫然的樣子,對這些人根本不熟啊!就像80後大叔們面對蔡徐坤、易烊千玺、王源等小生們完全感覺不到他們的熱度一樣。

...

第四、老牌港星何去何從

在香港娛樂圈後繼無人的情況下,這批老人并不曾放棄過最後的拼搏,有“勞模”之稱的古天樂作為代表,他2019年就有十部影片,除了已經上映的《家和萬事驚》和《反貪風暴4》以外,還有三部續集電影《掃毒2》、《使徒行者2》、《追龍2》,然後五部新片《尋秦記》、《暗黑者》、《明日戰記》、《真·三國無雙》、《風林火山》。好消息是古天樂這幾年來産出爛片的比例在降低,口碑越來越好,“反貪風暴”都拍到第四部了,票房一再翻倍。其實對于古天樂這個建校狂人,内地觀衆的包容度還是比較大的,不少網友表示,古天樂的電影,其實就是在變相的集資建校。

...

最後、呼籲大家多關注一下港星港劇,香港影視産業是我們文化建設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于遊戲代言這種現象,多一些包容、理解和支持吧。“七料影帝”張家輝領銜主演的新片《催眠裁決》即将定檔,同時吳京的《攀登者》、管虎的《八佰》、徐克的《摸金校尉之九幽将軍》、沈騰的《光天化日》、劉德華古天樂的《天地對決》等也将陸續上線,其中多部電影都可進行版權申購,詳見下圖。

...

公衆平台魚躍影視2019将繼續為大家帶來精彩影評、新片介紹和片場曝光,歡迎提供素材、評論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