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看過原著小說,隻談電視劇,以下可能涉及劇透)
《慶餘年》作為最近一段時間的大熱劇,自開播以來成為有口皆碑的一匹黑馬。
不僅每一天在熱搜上有各種話題,而且一經播出拿下8分的成績。

作為沒看過小說,隻看劇的觀衆而言,在開播前還是很期待這部劇的。
一方面它運用了近年影視劇裡常用的“老演員+青年演員”的保底配置,另一方面更打出了正劇曆史劇的口号,所以更加期待它的播出。
在第一季第一集開場,聽說為了規避政策,讓原本小說中穿越的題材設定,改為主人公寫的一部小說,把穿越劇主角的故事帶入小說中,可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了。

有趣的人物+陰謀論的權謀=曆史劇?
1.前面包含的特點太多,導緻定位模糊
第一集除了改變背景帶入問題的新穎外,小範閑一出場就先聲奪人,小演員十分有靈氣,毒舌吐槽,毫不吃虧,又疼愛妹妹,在第一集中展現的十分到位,能夠很快讓人喜歡。
劇本設置上更加入了幽默的喜劇因素,讓人覺得這是一部“沙雕神劇”,也沒看出正劇在哪。

2.主配角性格各異,卻也讨喜
慢慢的,主角範閑長大後,一系列人物也出場,範閑的身世是私生子,身邊有一個木頭似的保镖,一個善于用毒的師父,言談間經常提及的父親和姨娘不喜歡他,所以把他丢在老家不聞不問。
這讓人以為它是一部宅鬥劇。
範閑離開澹州前往京都,慶帝出場高深莫測,忽然出來攔截轎子的女子等一系列劇情,又讓人覺得這是一部宮鬥劇。
前幾集讓人看得雲山霧繞,似乎每一個劇集的類型元素在這部劇裡都能看到。
但是盡管如此,每一個人物出場都能讓人看到鮮明的人物特點,把它做為一部沙雕劇還是能下飯的。
比如,不學無術卻精于算賬愛錢的範家二少爺範思轍;溫柔聰慧的範若若;一心為兒子打算,見不慣範閑卻能在外人面前維護自家人的姨娘,和那個不苟言笑的戶部侍郎範建。
範府一家人都性格各異,卻能和睦共處,而且處處多了歡樂氛圍。
慶帝這邊,有看似魯莽沖動的太子,自由散漫的二皇子,不動聲色的長公主李雲睿。
配角裡面有憤世嫉俗卻十分善良的滕梓荊;善于追蹤視财如命的王啟年;花魁細作司理理。
似乎每一個角色身上都有完整的人物性格和讓人憎惡的地方。
直到滕梓荊死亡,達到了第一個高潮。
滕子荊的離世讓主角範閑成長了一步,也讓觀衆為之感動。
甚至于出場很少的鑒查院範閑的師兄們都十分讨喜。

3.以環環相扣的多線劇情加強所謂的正劇風格
每一個出場的人物都有他的使命和任務,随着劇情的展開,這種多線展開,主線清晰的模式下,無法改變讓主角一路成長開挂的事實。
由騰梓荊澹州刺殺,引出範閑的姨娘,讓範閑解決了回到京都的家庭問題;由接手内庫大權揭開皇家各種争鬥勢力序幕,讓範閑成為核心人物;由騰梓荊的死亡,完全讓範閑身處其中……
到了陳萍萍的正式出場,迎來本劇第二個高潮,引出更深的懸念和更多人物,也将整部劇前半部分的沙雕風格減輕,使得權謀氣息更加濃重。
主角範閑一路成長,多方拉攏,遇到危機,徹查兇手,醉酒鬥詩,出使齊國……
樁樁件件圍繞範閑,讓他成長,也讓他開挂,其他的人雖性格各異,不至于淪為陪襯,但不會有一條完整的人物線。
所以,在整體劇本故事設置上,還是無法找到一個正确的故事走向和定位。

老中青演員配置+模糊的服道化=沒有背景?
作為一部架空科幻的小說改編,以曆史的厚重感來要求顯然是不現實的。
所以在劇中也沒有過多強求,隻是如陳道明,吳剛,高曙光,李小冉等明星的加入,讓它多了一絲正劇的味道。
劇中值得琢磨的演技細節來源于慶帝和長公主李雲睿之間的數次交鋒;慶帝和範建,陳萍萍之間的心照不宣;慶帝對梅執禮的處罰。
老戲骨們将一個個權謀争鬥,細枝末節通過台詞和演技一一呈現出來,隻有在看他們對戲時,才恍然覺得這似乎是一部正劇。
網上很多人誇贊這部劇的服化道,單純從制作調色上,這部劇在近年看來是很不錯的,但是放在劇中卻有些不知所雲。
一個天天敞着衣服的皇帝,慵懶的玩弄着人心;穿着拖鞋随處能坐下的二皇子;各個人物階級之間沒有一套完整的禮儀。
演員的造型和妝發,顯得特别粗粝,個别造型甚至有一種濃濃的影樓風。
這一切都讓人無法帶入曆史正劇的範疇内。

還算流暢的劇情+還算有血有肉的人物=比較合格的古裝劇
雖然《慶餘年》整體定位不清晰,背景交代比較失敗,它算是一部合格的古裝劇。
是的,隻能把它定位為一部古裝劇,盡管原著或者後續劇情可能會改變這個類型。
多線發展,主線清楚,讓男主一路開挂,各種陰謀配合,最終隻是高層的一種争鬥。
從範閑出生開始,就是一盤棋,這盤起棋牽涉了後面每一條線索,每一個人物。
在劇情逐漸展開後,把它們一個個嵌滿,基本做到邏輯自洽,卻避免了“俄羅斯套娃”式的權謀套路。
澹州刺殺開始,出使齊國為止,既是主角範閑的開挂之路,也是慶帝為一統天下的鋪墊之路。
環環相扣,多次反轉,但每次反轉都能順利的接洽劇情和人物,可見對劇本的用心。

演員演技雖好,但有些不太貼切
這部劇青年演員+老戲骨的配置是如今太多影視劇的搭配,但是這并不能改變演員本身氣質和人物的貼合度。
範閑的飾演者張若昀,之前說過很多次,他是年輕一輩中演技可圈可點的,但是作為年輕的主角範閑,卻并不貼切。
範閑的年齡設定二十幾歲,本該是年少華美的少年,而張若昀的少年感稍顯不足,面對嚴肅正經的時候表現很不錯,與老戲骨對戲也接得住。
但是當範閑露出少年感的一面時,卻讓人無法信服。
陳道明飾演的慶帝,讓人能帶入慶帝,也能帶入康熙,八賢王和陳道明。
各個時期都可以和這個慶帝無縫銜接,據說原著中慶帝這個角色作者本來就是按照陳道明老師的形象寫的。
吳剛老師的陳萍萍和達康書記有異曲同工之妙;高曙光飾演的範建;于榮光老師的肖恩都有以前形象的影子,這或許是老戲骨以往形象太過鮮明的“負擔”。
李小冉在長公主李雲睿後期略顯瘋癫時才顯現出足夠的爆發力。
劇中隐藏許多細節反映了編劇的用心
在27集中,範閑醉酒鬥詩百篇,被許多人誇贊編劇在台詞設計上的巧妙,似乎将泱泱華夏的燦爛文明借助範閑表達出來。
實際上,這不過是一篇“初高中生必背古詩集”,真正讓人覺得有趣和用心的細節卻藏在細微處。

比如,二皇子的手下謝必安是民間傳說“黑白無常”中的白無常謝必安

北齊暗探司理理,其實名字來源名妓李師師

靖王李治本就是唐高宗李治

神箭手燕小乙是以燕青為原型,燕青也是神箭手

太子李承乾就是李世民長子李承乾

宰相林若甫是唐玄宗後期宰相李林甫

這些人物曆史上都有原型,更有趣的在于騰梓荊這個名字來源于《嶽陽樓記》裡的藤子京,他是範仲淹的好友,劇中騰梓荊的好友是範閑。
劇中,郭保坤在範閑出使齊國時雇傭一群農民刺殺他,這群農民本來是軍營中退下來的老兵,郭保坤一開始不信,因為他們在行動之前還念叨着地裡的收成,要出城賣菜。
可到了戰場上又悍勇無比。
所以說,無論是普通農民,還是退伍老兵,或者是騰梓荊這樣的暗探殺手,王啟年這樣圓滑世故的老油條,他們所願不過是安居樂業,家人健康。
“我這一輩子,隻為妻女而活”
騰梓荊是一個令人感動的角色,卻也是令人可憐的角色,他的一生隻是一場權謀的開端,但這卻令他付出了一切,至死不知道真相。
有人是執棋的手,有人注定是一顆棋子,葉輕眉和範閑所求的人人平等,不知何時才能實現?

也許這是原著作者想表現的一個穿越者的信念,權謀下的人人平等,異常艱辛,葉輕眉或許沒有實現,希望同為穿越者的範閑不要不了了之。
總體來說《慶餘年》雖然定位不準,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但不失為一部合格的古裝劇,有劇情,有人物,有性格,有血有肉。
近年來天花闆越來越低,大家也隻好退而求其次,期望好演員能夠帶來好劇。
隻是電視劇之外的市場,期望少點利益糾紛,多一些拍攝作品的誠意與敬畏,不要讓各種利益糾葛毀了許多好劇和還在用心的演職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