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許多人推薦,我欣賞了《愛在》三部曲,這三部電影每隔十年拍一集,制作精良而有誠意。在這20年中,男女主曆經了青年時的美貌,壯年時的而立和中年時的功成名就趨于平凡,然後以他們人生這三個階段分别展開對兩性的叙述與思考,非常寫實,堪稱戀愛聖經。

《before sunrise》。
男女主剛剛處于他們的20s,剛剛踏入成年社會,那時的他們都是含苞待放的嬌豔花朵,比如女主——充滿着靈性、美好、聰穎,這些特質無一不吸引着男主;男主——臉上還帶着嬰兒肥,活潑包容英俊性感,這也無不吸引着女主。女主是muse,男主是被其吸引的真誠boy,兩人談天說地,探讨了世界,探讨了兩性,傾述了他們之前生活中所經曆的情感經曆。從下午到傍晚,從傍晚到黎明,從黎明到清晨,他們浪漫純真的愛情被古老的維也納見證。流浪與陪伴,散發與向往,愛戀與纏綿。少男少女初開花瓣般嬌嫩的容顔、純真的内心,一心想改變世界的夢想,在他們最美好的youth中展開,直到别離。

《before sunset》。
正如劇名所示,故事發生在sunset前,時隔十年的男主在十年前與女主的驚鴻一瞥後,寫了以此改編而成的暢銷書,就當男主在巴黎辦簽售會的同時,他見到了十年未見的女主。花朵遵循事物發展的規律,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男女主35歲了,年輕不再,嬰兒肥從他們臉上消失,男主委婉表達說女主和十年前相比隻是更瘦了。花朵有花期,他們已經度過了他們人生中最美好的youth,容顔開始衰敗,心靈慢慢歸于平穩,年少時的淩雲壯志開始從雲端降落。男主在這10年内由于沒有找到女主,于是娶了一個條件還不錯但他不愛的女人,他們貌合神離,兒子是唯一的安慰、唯一的紐帶,男主對他的感情生活充滿了痛苦。而女主在這十年間也同樣凄慘,像命中注定般,除了男主,她和她的前任都沒能成功走下去,親眼把自己一任又一任的前任送上婚姻殿堂,成全了他人。男女主相互傾訴完之後,再續前緣,重修舊好。

《before midnight》。
男女主在曆經十年磨難後,有情人終成眷屬,育有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女孩,相愛相守,生活于他們看起來是那樣美好。花朵在凋零,男主雙鬓漸白,女主肌膚松弛,步入中年的他們又開始面臨他們中年階段的挑戰——婚後男女方的矛盾。男女畢竟有别,夫妻畢竟是兩個不同的個體,距離一旦近了,矛盾不免産生。女主因為需要照顧家庭,于是在事業中碌碌無為,而男主又劈腿年輕貌美的助理粉絲。這是cheat,然而,男主卻安慰女主說,這就是現實,這就是男生的天性,無可避免,但他深愛女主,精神永遠不會出軌。于是,女主被說服了,接受了現實,兩人重修舊好。中西方文化,此時體現出了巨大的差異。

從第三部看,男主劈腿如果出現在古老的東方文明中,那麼他的行為在decent有修養的人看來,會被诟病。相愛的夫妻就該像鳥兒一樣高貴,一生一世一雙人。男性容易下半身思考,但随着社會的發展,輿論的解放,女性其實也可以,但女主克制了。另外,男主精神上有靈魂伴侶——有女主和他厮守纏綿,相濡以沫;物質上還有青春鮮活的肉體供他消遣,這也太幸福了。女主的兩個女兒也大都是女主照顧,不用他勞心,男主可以坐享其成。說實話,男主功成名就,太太給他的創作提供了許多構思與靈感,他的精神物質富有的程度也已遠超許多普通人,可以說是很幸福了,可他并未滿足。
在第二部中,女主在10年間,沒找到任何靈魂伴侶,很可能是因為女主在那一晚上把她真正的戀愛全都傾注給了男主。于是此後,女主的戀愛不斷失敗,在感情生活中遍體鱗傷。對女生而言,可以開放,開放意味着了解,不過更應該保護好自己,三思而後行,選擇對了,再全心投入。現在女性主義盛行,想來想去還是覺得女性主義對男性的益處更大。甚至有的女生都不需要男生為她負責?這不免有些可笑。對于男生的啟發也是三思而後行,有時候一旦開始,就不是想結束就能結束的了的。婚姻不是兒戲,選擇錯了,将無幸福可言,如果不忍其害,出去cheat,自己将背上不忠的惡名,婚姻内的孩子也将因為家庭破裂而受其害。所以在我看來,他們的愛情從開始就不是一場理性的愛情,反而是西方文明不負責任的自由。
是的,所有不為他人考慮的戀愛都是一場災難。愛情需要有情欲,也需要心靈有契合,更需要男女雙方有責任。
回歸第一部,第一部中少男少女的盛世美顔令人欣賞,年輕的couple心意相投,月下漫步維也納美麗古老的建築,這樣的意境很美~~如果兩人在未來也這樣對彼此負責的話,我相信他們的愛情會是愛情最好的模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