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喜歡貓也喜歡狗,但我不喜歡養它們。
在昕六七歲時,特别想養貓,剛好同事家裡的貓生了好幾隻小貓,就送了他一隻。
每天放學一到家,昕都喊着叫着,抱起它不撒手,逗它玩,追着它滿屋跑。我一直記得它仰面躺在沙發裡的姿态,特别性感撩人。
那隻花貓在我家住了半年,就送人了。
昕一直念念不忘。有時候在路上碰到一隻花貓,他都忍不住問,媽媽,這隻是不是咱們家的包包啊,它跟包包長得太像了。
人和動物在一點一滴的生活日常裡建立起來的感情,會随着時間流逝越來愈濃厚。它比人和人的感情要來得更加純粹和深入。
隻因為它始終如一的陪伴,和它的忠心耿耿。

圖片發自簡書App
《忠犬八公的故事》,我對這部片名很熟悉,在好多地方都看到過推薦,它在豆瓣經典電影的排行榜上排名第十,很多人看過後都感動不已。曾有朋友跟我說,這片子不能看,哭不起。
網盤裡一直存着,遲遲不敢看。
直到兩天前,突然想起這部片子,于是拉着昕一起看。
半小時過後,昕小聲地說他曾經看過這個故事,不想再看了。
他說這個故事是講一條叫小八的狗對它的主人特别忠心,往後發展很感人,也很傷感。
說歸說,他依然靜靜地在旁邊陪我看。

圖片發自簡書App
教授離開後,小八還是每天按時蹲到車站門口對面的小花台上等着,一次兩次,十天半月……,我無意間擡頭,看到昕的眼眶紅了。
寒來暑往,小八照例在五點差一刻的時候到火車站門口等教授,即使換了新家,度日如年的它一有機會立馬竄出門去,循着記憶找回家的路。奔到家門口,看到了正在搬家的房子新主人,它轉身離開,繼續跑到火車站門口去等。
它一動不動,目光直直地盯着從站門口出來的人群,從黃昏到黑夜來臨。身後的楊柳綠了又黃,黃了又綠,又黃。
落葉翻飛,它的皮毛和眼神變得和落葉一樣黯淡蕭瑟;寒冬的深夜,雪花飄落在它的身上,慢悠悠地踱步在熟悉的路上,它的内心是不是一樣大雪紛飛呢。
肉腸店門口逗留,那一口帶着熱氣的肉腸,咖啡車主顧們的笑臉相迎,車站管理員隔着窗戶的側目而視……,給了它最溫暖的呵護,陪着它一起等候。
十年後,教授妻子從車站出來,用久違的目光重新打量這座小鎮,街道,老房子,和教授的日本朋友在墓地相遇,一起去車站,看到站在門口對面還在等待教授出現的小八……
我的眼淚如洩閘的洪水奔湧而出,泣不成聲。
忠誠的力量如此猛烈,讓脆弱的人心不堪一擊。
聽見小昕在我後面吸鼻涕,能再一次讓他感動涕零,也隻有這樣簡單直接的情感沖擊吧。
一條狗能做到的事,生而為人卻很難做到。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我翻山越海不遠萬裡,就是為了遇見你。你用心陪伴的每一天,足夠我用餘生來還你。
那個深夜,它拖着老邁的腳步回到車站,趴在樹下,微閉雙目,眼前是教授和它嬉戲玩鬧的場景,靜靜地,它安詳地地閉上眼睛。
它知道,教授也已等待它許久,他們很快就會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