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聲明:轉載請聯系作者,主頁簡介中有聯系方式。

注:本文有劇透。

影評《哪吒之魔童降世》丨叛逆的孩子渴望真愛


1.

什麼時候最考驗父母?

并不是孩子乖巧、聽話、萌的你樂翻天的時候。

而是在孩子叛逆、有脾氣、頂撞父母、和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

影片用魔丸代表孩子的叛逆。魔丸注入哪吒的體内,使他一出生就是個魔頭。

​其實所有的孩子都會有這一天。有時候是在3-6歲,有時候是在青春期,還有的孩子會留到成年之後。

哪吒生下來就有神通,但也是一生下來就是個大麻煩。

因為他體内有無法控制的能量,所以他所到之處不是房子塌陷,就是四處起火。

人們怕他、躲他、讨厭他、嫌棄他、罵他、打他。

社會文明不想接受一個具有破壞性的人。人們想要維持治安,也想保證自己的安全。

但叛逆的孩子體内有控制不住的力量,這一切都并非他所願。

若沒有人理解他、若一直都沒有人理解他,那隻能造成一個結果:他會憎恨人類。

愛而不得,故隻能生恨。

哪吒那黑洞洞的眼圈,那鬼一般的牙齒都在說明這一切。

可歎、可歎的是:到底是先有的魔王,還是先有的恨?

...

2.

但哪吒還是幸運的。他有一對不錯的父母,還有一位不錯的師傅,還有一位與之互補又惺惺相惜的好友——敖丙。

正是這些人經曆住了魔丸的考驗,對哪吒産生真心的理解,才化解了哪吒心中的恨。

影片中哪吒體内的魔丸會在他3歲時引發天雷咒,随之哪吒會喪命。

父親偷偷用仙法想替兒子去死。

母親和哪吒都不知情。

母親的功能很強大,她一邊盡力理解哪吒,理解他的孤獨、理解他不被人接納的痛苦、理解他渴望父母陪伴的心情,另一邊也盡力多做好事,讓鄉親們多給哪吒一些包容。

這樣的母親其實非常少見。若有之,吾敬之。

并非母親愛孩子就能真心理解孩子,理解是一種寶貴的能力。

也正是有了母親的理解,哪吒才大多數時間能安心地被鎖在家中,減輕了他心中的仇恨。

但他的叛逆依然受到太多人的譴責,随着哪吒的長大,父母已經沒有更多的能量去平衡他心中的恨。

這時師傅和敖丙恰到好處的出現了。

...

3.

很多父母的力量其實非常微弱。

他們完全駕馭不了一個生機勃勃的孩子。

但有智慧的父母會懂得利用外援。

孩子需要朋友、需要夥伴、需要優秀的老師。

同齡人或相同境遇的人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們。

敖丙的出現讓哪吒看到了另一個自己,他珍惜敖丙,視為知己。

同時,師傅教他仙法可以讓他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力量。

一個生機勃勃的孩子,遇到差勁的老師,就會打壓他的能量;而遇到優秀的老師,則會幫他有效釋放能量。

哪吒的師傅太乙真人,一個騎着豬的男人,除了貪吃貪睡外,内心平和,善良溫柔。

他是一個很好的容器,可以容納徒弟的叛逆。

...

4.

如果沒有申公豹的使壞,哪吒會在父親的幫助之下順利成為英雄。全鎮人民都會愛戴他,他将成為下一個李靖。

但申公豹告訴哪吒3歲時他會死。

哪吒錯認為父母和師傅之愛都是假象,隻是為了控制他,拖延到他的死期。

失去愛的哪吒瞬間魔化,大開殺戒。

直至敖丙的出現,才讓他看到一線生機:原來這世上還是有人在乎我的!

可是緊接着再反轉——敖丙黑化,要殺掉錢塘江所有人!

這使哪吒再次陷入困局。

直到他看見父親偷偷地用仙法跟自己換命——在這份巨大的父愛之下,他終于成功控制住了體内叛逆的力量!

擁有了力量的哪吒很快就戰勝了敖丙,也解救了錢塘江的百姓,成為了真正的英雄。

所以,愛才是控制住魔力的唯一鑰匙。

...

5.

其實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哪吒的那股魔力。

隻是我們未必有幸獲得真愛。

如果在孩童時期碰壁太多了,不斷地受到打壓或指責,随着年齡的增大,就可能越是不相信真愛的出現。

社交恐懼症、肥宅、抑郁症,都是在死命地控制着體内的魔力,害怕自己會不符合社會規則。

但如果出去尋找,我們其實是可以找到真愛的。

要知道連哪吒這種混世魔王都能遇到敖丙,而你又為何遇不到你的敖丙呢?

隻是這肯定需要時間、需要克服困難、需要接受暫時的失敗。

但一旦找到真愛,你的能量就會發生轉變——成為更好的自己。

真愛,未必指的是愛情,也包含友情或師生情。

不管是什麼感情,都要相信,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人在那裡等着你出現。

你不是哪吒,沒有人用結界鎖着你。

你是自由的,可以大膽地去尋找真愛~


感謝您的閱讀

我是許豔麗

如果覺得内容不錯,歡迎關注我,也歡迎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