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印度電影《無所不能》好幾天了,現在補上影評。

電影的前半小時講的是愛情。男主羅漢與女主蘇皮莉亞雖然都是盲人,但他們的從相識、相知到結合的過程讓人感動。看到這裡,我就想怎麼電影進展這麼快,後面怎麼演。
後來才知道這不是個愛情電影,而是個複仇電影。魯迅先生說:“悲劇将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這部電影就是這樣,前半小時的愛情演展示的有多美好,後邊的悲劇就有多令人傷心。

女主被人強奸了,罪犯之一的哥哥是當地的官員。他們去報案,警察與罪犯的哥哥串通,讓他們不能立案。他們絕望地回到家,男主去上班,沒想到女主第二次被強奸,然後自殺了。
羅漢知道依靠不了警察了,他隻能依靠自己去複仇。他利用“模仿聲音”這項技能,冒充别人給他的仇人打電話,經曆千辛萬苦,終于殺掉了兩個強奸犯和那個官員,為妻子報了仇。并且,他沒有留下任何證據,即使警察知道是他殺的,也無可奈何。
電影設計讓盲人連殺三人,這是電影的獨特之處,也是電影不盡合理之處。不過總的來說,電影挺好看。

這也提醒我們思考一個問題:如果法律不能保護我們,我們應該怎麼辦?是逆來順受,還是以暴制暴?
我想起了《水浒傳》裡的武松。武松公幹回來,發現哥哥死了,經過調查知道是潘金蓮和西門慶合謀殺害,他帶着人證物證去告官,可是縣官都和西門慶有勾結,所以不立案。所以武松隻得冒着犯罪的風險,自己殺了西門慶、潘金蓮,最後被刺配孟州。

其實武松和羅漢的背後,有千千萬萬忍辱偷生的人,他們遇到不公平,法律又不能保護他們,他們隻能忍受别人的欺淩。這也是為啥古代的老百姓一盼清官,二盼俠客的原因。
我們都知道以暴制暴是錯的,應該讓法律去懲罰惡人,但現實往往是法律不能發揮作用。武松和羅漢這種人某種程度上也是值得我們讴歌的,所以才有了偉大的《水浒傳》和這部挺好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