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論壇熱議周迅演技炸裂,我半信半疑,《如懿傳》劇情單薄狗血,除了死孩子還是死孩子,周迅總是一副波瀾不驚的樣子,如何還提演技二字?抱着對水木的虔誠,我決心看看《如懿傳》最後一集。
最後一集周迅出場,身邊一宮女一太監,從容微笑,獨自登在城樓看紫荊城的一磚一木,一草一木,還有一個孤獨的背影。

紅牆黃瓦孤背影
畫面一轉到了晚上,留下了周迅飾演的如懿和她的貼身宮女,夜深深,話家常,憶從前。憶起和皇帝第一次見面,第一次說話,第一次嫁給他,第一次成為皇後,還記得那個長街上仗義執言的容佩,還想起了許多許多宮裡的日子,想起了朋友,也想起了敵人,尤其那句:如果永璟和永琪活着多好啊,在如懿的想象裡,他們一起坐着喝茶聊聊天,不論是敵是友,都倍感懷念。所有的回憶沒有任何片段,都是隻言片語完成的,夾雜着的那一聲歎息,和深夜的寂靜,一切都釋懷了。
靜靜地看一眼皇帝曾深情時送給她的一盆綠梅,如今已是枯枝,卻也留着,并不像把自己的畫像從皇帝身邊剪下燒掉那般毀滅,就在這麼娓娓道來的烘托中,如懿在寬椅上與世長辭了。
第二天太監禀報皇帝如懿薨時,眼淚卻在此時奪眶而出了,前面的鋪墊太完美了,就是為這一刻做準備的。如懿用語言描述的種種片段立刻如電影般展現在自己腦海裡,果然皇帝也一樣,把之前和如懿第一次見面,第一次說話,第一次嫁給他,第一次成為皇後的畫面也一一曆曆在目,即使站在當年同一個地方,也是物是人非,誰說語言的力量是最薄弱的?誰說肢體動作占70%?不,語言的力量才是最偉大的,看如懿三言兩語描述的那幾個場景,便回味無窮了。
跟《如懿傳》裡的周迅泰然自若相比,《甄嬛傳》裡的孫俪,表演是很有層次感的,把前期的少女和被宮裡洗禮後的老謀深算表演的都很到位,她有幾場很著名的哭戲,哭的肝腸寸斷。

圖片截取電視劇
可能第二次看的緣故,沒有入戲,隻是欣賞她哭的是否好看,所以,有時候,也許哭不是最好的渲染,還需要語言的鋪墊與煽情。
如果你隻是一把鼻涕一把淚,那隻是你自己傷心,别人未必感同身受,如果你能用語言勾起對方的情緒,将他代入到你的情感裡,也許隻有隻言片語,他便也按捺不住了。
說來我也是不厚道,怎能用如懿終了之時的狀态來評估甄嬛初寵的狀态呢,到最後甄嬛不也是哭不出來了麼?剩下的也隻有逢場作戲罷了,人們時時評價為何如懿不能像甄嬛,魏璎珞那樣殺伐決斷,睚眦必報,豈不大快人心?
可是,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特質,如懿,就是明明知道如何做能保護自己能鏟除奸人,她也不去做,這就是她做人的标準,就是她的選擇吧,所以影視最後用她安詳的與世長辭,編排的也是很好的,終究是她自己的選擇,而且正如她留書時所說:她永遠自由自在了。
但最後一集後半部分還是很匪夷所思的,前面回憶的這般美好,後面皇帝還是不得不尊重曆史,廢後,将如懿遷入純惠皇貴妃地宮,還不行皇後喪儀,實在也是看不出愛了,雖說圓回來了,邏輯不大通,黑化令妃,洗白白如懿,
但如電影中如懿做出适合她特質的選擇,勇敢的承擔這份選擇,也是再好不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