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生活中經常聽到一句話:幫人幫到底,送佛送到西。
以前在電視上看到時,是大俠白蓮花的自我标榜。
現在卻更多地從那個接受幫助的人嘴裡冒出來。
帶着理所當然的底氣。
和恬不知恥的強硬。
幫人一定要幫到底嗎?
才怪。
前兩天《如懿傳》中衛嬿婉的坐胎藥事件上了熱搜,我就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太後為了掌控乾隆皇帝的後宮,給他送了個女人,也就是後來的舒妃。
皇帝知道舒妃是太後的人,每次她侍寝後都要賞她一碗坐胎藥。
當然,是披着坐胎藥馬甲的避孕藥。
衛嬿婉不明真相,想着皇帝親自賞的藥自然是好的,所以也按着方子抓着吃。
然後就一直沒懷孕。
這期間作為皇後的如懿其實一直在提醒她們少喝。
但衛嬿婉得知真相後,不但沒有怪罪魁禍首的皇帝。
反倒怨恨起我們善良的女主。
這腦回路清奇得……

很多網友吐槽編劇強行宮鬥。
我卻認為向衛嬿婉這種尿性的人,現實中屢見不鮮。
如懿要幫衛嬿婉那就是拆皇帝的台,自己都不能全身而退還要舍己為人?
你又不是我親爹媽。
我特麼是腦子壞掉了還是白蓮教教主轉世?
但在衛嬿婉們的邏輯裡,你提醒我,卻不明說,幫人幫到一半,你就是鐵石心腸,是罪無可恕。
你明明可以幫我卻坐視不理,就是沒良心沒道德冷血無情!
這個社會,從什麼時候弱者可以如此理直氣壯?
好像全世界都欠你,全世界都應該關注你的苦難而不管自己水深火熱?
好像他人的善良,都是跳樓大甩賣。
我的室友小q,是學院裡有名的好脾氣。
在這個女生勾心鬥角維持着塑料姐妹情的圈子裡,她是唯一一個,不在人群時,不會被吐槽的人。
因為她真的太善良了。
不管對誰,她都懷有着聖母般的關愛。
農村同學a家庭條件不好,聚餐時捉襟見肘,她會每次聚餐提前給她發紅包,并寬慰她自己不急用,她什麼時候寬裕了再還。
同學b想得獎學金,但越不過q的成績,她會期末時把自己悉心整理的筆記,毫無保留地分享給b。
上課坐前兩排的幾個同學,平時早上都起不來,課間換教室時不想跑,q就成了職業占座選手,不管寒暑晴雨,每天奔走于教學樓間一個人占十幾個人的座位。
……
我一直都覺得q善良得有些失去真實感。

直到我看到宿舍一個嚣張跋扈的女生,被q孤立。
那個女生長得很胖,為人好吃懶做,不講衛生,零食袋子經常從床上掉下來。
不但如此,仗着自己是縣城人,看不起農村室友,經常出言諷刺。
宿舍除了q,都沒人搭理她。
q每天下課,都要幫她帶飯買零食,動不動還幫忙取個快遞。
我們經常跟她說,你對她那麼好幹嘛,人家不一定感謝你。
q總是笑眯眯地說,自己也是順便,沒什麼的。
可有一次雨天,q沒給女生拿到快遞,回到宿舍後,被胖女生夾着髒話整整罵了半個小時。
q沒有說話,神色如常地做自己的事。
那之後,她沒再跟胖女生說過一句話。
同學問她,她也如實告訴他們真相,既不刻意隐瞞,也沒有誇大。
大家都知道q好脾氣,能被q嫌棄的人,一定是人品差到極點。
胖女生于是幾乎被整個學院孤立。
她反應過來後,曾聲淚俱下地向q道歉,各種示弱和裝可憐。
q接受了她的道歉,隻是再沒有毫無條件地幫她。
女生終究是在我們學院待不下去,第二學期就辦了轉院,也從我們宿舍搬了出去。
我這才明白為什麼女生紮堆時,為什麼從來沒有人說q的壞話。
既是無可指摘。
也是不敢指摘。
為什麼善良和軟弱,從來都是聯系在一起的?
因為善良若沒了铠甲,隻會讓接受善意的人習以為常,得寸進尺。
更會讓懷揣惡意的人肆無忌憚,任意妄為。
沒有底線的善良是軟弱。
沒有手段的善良不長久。
電影《親切的金子》中,女主李金子入獄後,給獄友捐腎,幫助被欺淩的同伴,自願照顧邋遢的病人,虔誠地悔過信奉基督。
且不論她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但你以為這樣就能赢得女犯群體的擁護?
她還偷偷在浴室的地闆上抹肥皂,讓被稱為“巫婆”的大姐摔倒重傷。
照顧大姐時偷偷在她的飯菜裡放洗衣粉。
所以大姐over後,她獲得了所有獄友的喜歡和尊敬。
她既被叫做“親切的金子”,又同時繼承了“巫婆”的稱号。

善良而強大。
既可行善又能自保。
這才是真正的善良。
衛嬿婉式的弱者婊思維,在現實中比比皆是。
其實,就像一位知乎網友說的那樣:
别人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
他人的善良,不該成為你無限索取和依賴的工具。
我們的善良,也該有底線和退路。
生而為人,我勸你别一味善良。
BY/文章編輯:詹竹猗 圖片:來自網絡
微信公衆号:竹一。我寫風花雪月,人世無常,遇見你真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