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自網絡
言靜思|文
《如懿傳》,一個87集連續劇,我一集集追過來了。無奈視頻更新太慢,于是買了小說來看。我最初看此劇完全是為了周迅而來,中間60多集的時候,因為炩妃我差點就要棄劇了。當時覺得世間怎麼會有這麼如此讓人讨厭的人。而她總是一副有本事你打死我啊的樣子,生命力如小強一般,每次以為要OVER了,誰知又堅強地站起來了。
中間看劇的過程中,一直想寫文,一再忍住了,後來又一集集把紀錄片看了,看完紀錄片還不過瘾,又把公衆号裡的劇評一一看完。卻始終找不到和自己心靈最深處契合的點。
于是繼續思考,繼續悟。
10月16日,我終于找到了那個點,于是在朋友圈發了這麼一段話:
如懿,是那個時代人格最健全,最大愛的人。隻有愛,沒有恨,她對整個後宮的人都充滿了憐憫。她站在後宮之上,俯視後宮,最後終于跳出了後宮,找到了她的自由。她最後離開的時候,安靜從容,沒有讓任何人看見她的離去,就像她沒有來過一樣。
我終于苦苦思索到了我想要的點,在如懿傳裡我看到了死的自由。
在清朝,在前朝和後宮,每一個人的生都是不自由的。高高在上的皇帝,擁有着最高的權力,而他仍需要算計着别人,也被别人算計着。他需要權衡前朝,更需要對後宮雨露均沾,該有孩子的妃嫔,不該有孩子的妃嫔,都被他一一算計着。太後依舊是不自由的,她需要小心翼翼地和皇帝維持着母子關系,更需要維持着在前朝和後宮的權勢。妃嫔呢,需要如履冰薄般度日,恩寵如風一般,吹來吹去,她們生不自由。宮裡的太監宮女就更不用說了,他們如蝼蟻般沒有尊嚴地活着。
生不自由,死呢?
太監、宮女的命無自由可談,嫔妃也無自由可談,自從她們踏入皇宮之後,她們的身已不是自己能掌控的,她們的命也不再屬于自己。皇後、高貴妃、嘉貴妃、慧貴妃……一個個在死去時,可悲可歎,死後追加谥号,隻是為了家族可以延續榮華富貴。她們連死都是不自由的。
而如懿的死,讓我看到了死的自由。她生不自由,很多事她無法選擇,她被推着走,一步步走到兩難之地。她身患重病,還有未了事,于是吃藥延續生命,事一了,她便決定自然走向死亡。

圖片來自網絡
這是她能掌握的死的自由,以什麼樣的方式去死,這是她能決定的。喝着茶、聊着天,賞着月,她回想着生命的過往,她原諒了一切,愛和恨不過是屬于那時那刻。一切都過去了,臉上隻有平靜。
她讓容佩坐下喝茶聊天,她平等看待一切生命。她放棄執念,終得自在。
“一路走來這些日子啊,我如今想起來,都好像跟昨日一般,又好像什麼都沒發生過。”隻有放下一切,才能在生命的盡頭,覺得一切好像如昨日一般,又好像什麼都沒發生。她大徹大悟,一切皆是空。
她支開容佩讓她去換新茶,然後不讓任何人看見,一個人靜靜地離開,安靜從容。生不能由自己決定,而死得自由也是一件極其奢侈的事情。
而這件奢侈的事情,讓我覺得她的一生是富足的,也是高貴的。她安然離開的片段,我一遍遍看,從傷心到平靜,到放下。
她終于做到了,她隻屬于她自己,正如周迅所說,“我不覺得她是一個悲劇,她很好,她是一個善終。”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