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閑時多,緊趕着又在家看了一部前年的動畫電影——大聖歸來。
滞後看電影,有一個好處就是,免費在家享受超清觀影體驗。先前也沒有被劇透過,甚至連片中有哪些配角都不曉得,電影開始了,還是熟悉的“動畫工廠”logo開片,想着良心的國産動畫終于有了出頭之日,有了自己的“代表作”,心中平添一分欣慰。
與哪吒不同的是,大聖的片頭以一段水墨畫的叙述方法簡單又生動地交代了整個故事的背景——齊天大聖被壓五行山。之後便是一段山妖追得婦女帶着自己的孩子跳下懸崖,孩子幸存下來,被老和尚在水上拾得,取名:江流兒。
江流兒是大聖的忠實崇拜者,當他遇到大聖,就化身為“十萬個為什麼”,無論大聖是否有法力,江流兒始終相信自己的偶像無所不能,一定可以戰勝任何妖魔鬼怪。而孫猴從一開始面對江流兒的十連發追問,隻覺得煩躁,小屁孩真是煩人,到後來不由自主擔當起保護這倆小屁孩的責任,中間是一首汪峰的“這是飛一般的感覺”,渲染的恰到好處。面對山中的妖怪大王,孫猴卻眼睜睜看着傻丫頭被他再次奪去,孫猴自我懷疑了,“這個我管不了了”,面對江流兒的求救,“可是隻有你能救她了呀”,孫猴卻使不上勁,任他如何敲打暴擊手腕上的枷鎖,還是無法掙脫,難道真的如那些妖怪所說,什麼齊天大聖,沒有法力就是一隻破猴子了嗎?他倒在水底下,仿佛看見了江流兒随身攜帶的齊天大聖剪紙,流兒那麼相信他信賴他,怎麼能夠自我放棄呢?帶着老豬,駕着白龍馬前去營救流兒一群人。
當然還是弱勢,被打得令人心疼,在石堆裡被迫“鑿來鑿去”,得虧是大聖的身軀。全片的淚點在于,江流兒一個凡人小孩的身體,卻仍然堅持去救自己的“大聖”,竭盡全力,想方設法。當大聖從石堆裡發現了江流兒垂下的小手,将大聖剪紙放在小手上,起身,終于爆發了,掙脫了束縛法力的桎梏,大聖歸來。
流兒應該是沒有死,最後令大聖回頭的那聲熟悉的“大聖”,還有最後片尾再次以水墨畫的形式講述的故事,是一個圓滿的結局。最後那隻“碗”,是“完”的諧音,但卻讓我想到大聖和江流兒在妖怪的客棧中那一晚對于桃子的形容,為了不打破江流兒的幻想,大聖承認花果山有比碗還大的桃兒。
江流兒身上有太多的閃光點,他重情重義,善良熱情,有責任有擔當,有着大無畏的精神,那股子勁兒,是我們很多人都缺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