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以為《無依之地》是關于美國無家可歸的下層人民艱苦生活的,後來發現不是或主要不是。影片是關于孤老尋找生活的意義和依托的,但又不限于孤老,在路上的有年輕人,沒有意義感的更有年輕人。

意義感的喪失,生活依托的喪失,常常源于創傷,而且大概率是最在乎的親人的離去。人們需要尋找依托,于是就出現了電影裡最常見的主題,在路上,上路尋找,到遠方去尋找,或者是尋找逝者,或者是尋找新的填充物,或者是記住,或者是忘卻。

在路上并不平坦,但會遇到同行者,也是同類人,大家相互慰籍,抱團取暖。幸運者有了新的依托,重新固定下來,更多人習慣了流浪,再也停不下來,死在路上,或者仍期待着路上再遇見—遇見同伴,遇見愛人。

由于影片的主題如此豐富,所以這幾乎是一部無情節的電影,甚至少人。影片充盈着詩意,特别當主人公一個人駕車行在路上,在無人的曠野裡呆坐、在漫漫旅途中流浪,音樂響起,人直接面對大自然,也面對自己的内心,沒有俗世塵擾。

趙婷年紀輕輕,或許因為自己也曾流浪過,駕馭如此深刻的題材實在了不起。影片獲得這麼多獎絕非浪得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