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欲說明書】
1、我沒有看過原著小說,我就是針對電視劇說一下個人觀點。我不是影視專業的,就是普通觀衆說說在自己的想法,非常主觀。我知道盜墓筆記粉絲多,有不好聽的别罵我,罵我也沒結果,不愛看請點退出。
2、我的出發點是聽說這個劇會很好看,看演員陣容也很厲害,所以想以此入坑,事實證明,演員也是得吃飯的。
3、同類還看了潘姜張演的《LLMK》,所以難免會做對比,特此預警。
【以下是正文】
我一般對評論還是比較寬容的,以褒為主,畢竟自己屬于很容易被共情的那一類人,幾乎能感染我的都會鼓掌叫好,五星好評。但是有的影視劇讓人忍無可忍的,我一般也會直言,表達真實感受。
照例先說優點。
這個(依托于小說的)電視劇,角色的人設還是很有意思的。聽講解仿佛是一個很大的家庭,家主運籌帷幄讓家族可以在灰色地帶得到生活的保障。男主雖然沒什麼本事,但是家世好到堪比金手指,作為爽文,這樣的設計可謂是深得人心。鐵三角另外兩個一個貪财魯莽負責惹禍,還有一個長生不老的戰鬥輸出用來保命,确實是很巧妙了。
但我覺得最好的,是台詞裡說的“南瞎北啞東邪西花中胖爺”這樣一個設定,明明是四個不适合冒險的缺陷,卻能設計成超強輔助,對我非常有吸引力,再加上一個耳朵特别靈的劉喪,确實是盜墓天團。可惜電視劇裡瞎子沒體現出瞎的優勢,邪也沒覺得多邪,可能隻是叫邪而已。張起靈也隻是中國特種兵水平,沒有吹得那麼邪乎,倒是不在其列的劉喪,技能逆天反科學。
然後就是覺得很可貴的一點,就是隻用“三叔”的下落貫穿全劇。看多了目标逐漸擡高的主人公,這麼不忘初心的倒真是一股清流,不僅減少了很多旁生的枝節,也統一了每一場冒險的動機,适合初學者學習。
第三就是演員。因為沒看過原著,所以他選角是否忠于原著我不清楚,可不管演的是啥,看演員表就有讓人看的沖動,憑男主一個人的粉絲就夠撐住劇評的,導演真的用心了。從影視劇的角度,很多導演不懂這個道理,自己功力再頂不上,劇撲街了能怪誰?
接下來是不吐不快環節。依舊順着剛才的順序。
首先是人設。
我不知道這算不算崩人設,一個得了肺痨快死了的人能不能扛得住這麼大活動量的冒險?除了吐血和黑眼圈,也沒别的招數表現他病危?吳邪的設定仿佛隻體現出有點兒小聰明但是家大業大不聽話,生命力頑強如此勝小強那就很牽強了。對于找到三叔,他有着非常強的執念,但是三叔到底為什麼這麼重要?二叔都不找他吳邪為什麼一定要找他?這是踩二叔人設擡吳邪的人設嗎?依舊沒有解釋為什麼僅憑一條短信就肯定三叔沒有死?為什麼吳邪一定要找到三叔?找到三叔除了一家團圓還有沒有别的好處?也許書粉邏輯可以捋通順,但是沒看過書的我表示一臉懵。我就覺得他有一個熱愛冒險的三叔,挺有本事、挺能折騰、好奇心挺強、愛記日記,而已,并沒有能讓我站在吳邪的立場去期盼三叔安好。這就是對普通的觀衆非常不友好。就好像路人直接看《複聯4》,我管你們是不是世界末日,老子連臉都認不全呢。
我理解導演想塑造一個放蕩不羁、講義氣且純情的王胖子,但是表現出來的,就是個見錢眼開、沾色則迷的屌絲小混混,看見文物就動手,說了别動也一定要動,這麼不懂事的在職場都活不到加薪,他是怎麼在這麼危險的行業裡活下來的?馬上就有了答案,公子哥吳邪和媽寶男王胖子有個保镖,一個帥氣的自閉症打手張起靈。聽說一百多歲了,身世成謎,那我也就不讨論了,反正他除了救援,什麼也沒幹。
這讓我想起了《LLMK》裡的王凱旋,不得不說,兩個王胖子人設真的很像,貪财講義氣,也都不聽話。可是我覺得這就考驗其他因素的反襯了。胡八一和王凱旋一起長大、互相扶持,有着相同的生活背景和教育背景,所以同甘共苦感覺是可信的,匮乏的物質條件且沒什麼文化,讓他對文物充滿好奇和欲望,動手動腳也算是情理之中吧。但是吳邪和王胖子,看着家世就不像一類人,過着兩種生活,無法腦補他們為什麼 關系這麼好,有一種吳邪被忽悠的感覺。
配角一群堪稱專家的人如此年輕,就不吐槽了,畢竟自古英雄出少年嘛。但是這幫人竟然一點兒城府都沒有。王胖子劇中四十多歲,隻因為有私怨,居然動辄出言诋毀團隊成員,給人家起外号,哪兒看着像個懂事的?劉喪也沒有個青年才俊的樣子,跑墓室裡頭惡作劇害主家的少爺,并且一看就是蓄意為之,哪有個專家的樣子?大局為重都不懂?幼兒園中班不能再大了。這就是編劇制造人物矛盾沖突的水平了,确實很讓我失望。
瞎子也沒有顯示出鋪墊出來的實力,感覺就像個油滑的打手,及其容易被挾制,不覺得能有多大本事,除了吸引女人很有一套,但是請問對劇情推動有一點兒用嗎?二叔塑造得跟黑社會似的,逮誰壓着誰,想用薛的屈服反襯二叔的霸道,薛屈服了卻完全不服還伺機報複。我的感覺是,薛是個小人不錯,但是他也不是真的怕二叔,反而顯得二叔沒那麼大本事,明褒暗貶。啞女那麼倔強那麼有主見,非法侵犯村民的肖像權沒人管,反倒還覺得自己挺有理。啞巴村用落後的技術手段給未成年做開顱手術導緻殘疾,也沒人管。沒辦法村裡沒通網,村民不懂事。飄飄這個角色更是無用,懦弱無能,知法犯法,感覺就是為了給薛加戲随便安的,除了給薛一個挾制胖子的工具,毫無用處。吳邪口口聲聲什麼都是國家财産最後王胖子還是照樣銷贓。
這些聽起來吹毛求疵,虛構的故事需要這麼較真嗎?但是不知道制作人有沒有考慮過這個電視劇的社會影響?看電視劇的,尤其是有流量明星加盟的影視劇,就更需要考慮影視劇在法律、道德和行為規範上的引導作用。盜墓題材本就敏感,如果你們真的為了過審想洗白,那麼請把文物捐贈給國家,而不是以個人名義存在什麼倉庫裡。如果隻是冒險故事,那就不要渲染文物概念然後再銷贓,銷贓是需要判刑的。讨厭誰可以敬而遠之,不要随便給人家起外号;有人欺負你可以當面鑼對面鼓的讨說法,不要使心機害人;強勢的人不要總想着為了樹立自己的權威欺負弱小;處于弱勢的人要想着怎麼奮鬥怎麼拼搏換自己的地位,而不是拿強者的家人朋友出氣;遇到難處要先跟親朋好友溝通求助,面子丢在親友手裡,也比命丢在外面強。這些道理才是影視劇該傳達的,不是誰都願意去反思,多數年齡小的觀衆直接模仿了。亦或者說,編劇,能想到的,恐怕也沒什麼正能量的東西。
至于反派,一開始可以買到整隊雇傭軍的小辮子先森,半截也不見了,換來一個反派怎麼着也得秒殺小辮子先森吧,結果就是個窩裡反的内賊。結果聰明機智的吳邪遇到的最大的阻礙,反而成了如何作弊和走鐵鍊子。一群勞工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前提下直接走過搖晃的鐵鍊子變得稀松平常,吳邪手腳并用吊在上面爬,反而獲得一陣崇拜。我想說導演是不是劇本看串行了?如果所有人都爬,隻有吳邪走,那才值得驕傲吧?自從進了十一倉,吳邪天天遭受死亡的威脅,二叔反倒不聞不問了。這感覺就是二叔的陰謀,一次能害死兩個本家。
然後說劇情。
“尋找三叔”的固定主線固然是優點,不貪婪不過分,真的是值得拿出來好評的。但是主線支線混亂可就很過分了。
本以為主線是尋找墓中的主墓室,結果找到一個大音響;本來以為用大音響收集雷,結果發現是需要簧片聽雷;本來發現簧片在啞巴村和皮偶身上都有,其中一定隐藏着天大的秘密。到此,邏輯線還是很通順的,結果偷個皮偶把主角偷進了十一倉,前面的線索就斷了!生生斷了!本以為去找墓是主線,畢竟地圖做了那麼多鋪墊,簧片做了那麼多鋪墊,結果居然成了支線,更有意思的是,之前的鋪墊再也沒有下文了,鐵三角之一的張起靈也随之消失了。這可能就是傳說中的視角混亂。一開始觀衆是以上帝視角看整個故事,突然之間就變成了吳邪和王胖子視角,其他人憑空消失了還沒有任何交代,真的是讓人看着很難受。這就導緻《極海聽雷》最後完全懶得管聽雷,光想着十一倉生存守則了。不得不說這個十一倉也是很低級,全是窩裡鬥的把戲,着實沒出息。
再加上每個小支線都很無聊:吳邪的病,是個明确的倒計時,但是感覺醫生的醫術,也沒好到哪去,三個月比一輩子都長,說了沒治,這條支線也就不用再發揮了,偶爾吐個血提醒一下觀衆就完了,無聊。瞎子和啞巴培養出的感情無疾而終,人家介紹這麼好的醫生,她還能不懂,這個啞巴也算是個綠茶了,第二季估計還要糾葛,但是綠茶的故事就很沒有興趣了,而且她連啞巴這麼個标簽都沒有了,無聊。王胖子和飄飄的幸福生活,肯定還要繼續攪和下去,但是我都沒有感覺兩個人有什麼感情,王胖子是因為小時候沒得手,現在彌補小時候的遺憾,當接盤俠博好感,而飄飄,好像就是經濟依賴胖子,還不穩定,有給錢的就能倒戈,這倆有什麼好看的?無聊。還有男一号吳邪和看了片尾字幕才知道是女主的小白。說真的,看前面的時候那個啞巴女孩兒是絕對的女主,不知道還以為治療後要協助吳邪做什麼,結果就是一起不見了。說回吳邪和小白,其實也沒啥可說的,感情線太假太尴尬。我真的是覺得導演審美有問題,女孩子瞪眼睛并不可愛,哪個萌妹子不是笑眯眯的眼睛?偏偏導演喜歡,那能怎麼辦,觀衆忍着呗。無聊。
在這裡我又要用《LLMK》舉例子了。《龍》的反派實話說非常低級,就是幾個沒見過什麼世面的地頭蛇,但是我依舊覺得好看,是因為裡面的謎題足夠吸引人,看完了不管懂不懂,都覺得老祖宗們真牛,謎題環環相扣也吸引人眼球。盜墓,還是要把重點放在“盜”和“墓”上,秀技能、秀裝備、秀恩愛,結果連墓毛都沒有,就讓人很不舒服,影響觀影體驗。
演員就不說了,畢竟我都惹不起,演員們也是要吃飯的。綜合感受,就是整個劇的角色,都是一個玩物。通過較好的形象博得觀衆的青睐,然後該劇還有一種可以供君組CP的業務,就是通過不同的排列組合,滿足不同人對CP的欲望,供觀衆把玩。無可厚非,市場經濟,有市場需求,就有商品出現。但是這個商品太廉價了,不喜歡。這仿佛是二次元偶像崇拜文化,怪不得說角色都是紙片人,反正角色也沒設計出什麼靈魂,可以供人随意擺布,這麼想來,編劇估計也是二次元肥宅粉吧。
其他辣眼睛的橋段,我也不知道是原著寫的還是編劇改的,不敢胡亂說,畢竟算是架空,偏離實際太多也不算過分。
看完之後,我還有一種感覺,就是這部電視劇其實根本還沒有拍完,就是為了趕檔期,剪完了一半兒就放出來了。因為季播劇都有共同的特點,就是本季的坑至少都會填好,然後挖一個更大的坑,勾引觀衆的期待值。但是《極海聽雷》卻“特立獨行”,偌大的坑挖在中間,而結尾卻沒什麼引發更大好奇地坑,這就很……然并卵,是我自己因為感興趣而看的,坑也惦記着,估計第二季已經拍完了,盡快播了吧,别抻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