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發自簡書App
前幾天,同事強烈推薦,說哪吒這部電影真心值得去電影院看一看;周六加班這天,自己一個人偷偷的溜出去看了這場電影。早上九點多的場次基本已經滿了,在想這似乎跟我平時的觀影習慣有些不一樣。記得在深圳時,上午去看電影經常時包場的狀态。到電影院一看,很多都是家長帶着孩子過來的。
看了電影後,覺得這個《哪吒之魔童降世》電影暑假上映是一個非常好的檔期。該電影隐含的含義很适合初高中生跟父母一起觀看,而精美的畫面則适合小學生觀看了。
電影的具有很強的畫面感,将國畫的很多元素應用起來,引入了在《國家寶藏》中的萬裡江山圖和指點江山筆(還有一款相關的遊戲好像是妙筆生花),也隐含了神筆馬良的故事,畫出你所想要的世界。電影裡的哪吒亦正亦邪,帶上乾坤圈的他是一個頑皮淘氣的孩子,在江山圖裡,色彩亮麗風景如畫,引人入勝。海邊日落下,彩霞照滿天空,哪吒和三太子兩個開心的踢着毽子玩着遊戲,旁邊一個天真可愛的小妹妹在這兒自顧玩耍。脫掉乾坤圈失去自我意識的哪吒的畫面則是被大火燒毀的灰色,讓熊孩子們和大人們也能引以為戒,忍住自己的小脾氣。
電影的诙諧搞笑;一個電影若全篇都是講述道理的,也會讓人覺得很煩躁。太乙真人憨傻的形象,滿口川普的語言,還有騎着一頭豬的搞笑都能讓人捧腹。哪吒與太乙還有小夥伴們鬥智鬥勇的惡作劇讓人搞笑卻也心酸。“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一口七八個,肚皮要撐破,茅房去拉屎,想起忘帶紙。生活你全是淚,沒死就得活受罪,越是折騰越倒黴,越有追求越悲催,垂死掙紮你累不累,不如癱在床上睡。來來回回千百遍,小爺也是很疲倦”打油詩朗朗上口,寫出了他在大家眼中的形象,也寫出了他的無奈的生活。
每一部作品都會有有它自己表現的含義,哪吒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這個電影從新的角度賦予了新的含義。包含了親情、友情、自我成長的幾個意義。
父愛如山,母愛似水。在哪吒的兩次即将暴走時,都是這種愛将他從失足的邊緣拉了回來。不管是父親還是母親,都是愛着自己的隻不過父愛更加隐忍。因為大人們在生活中,有各種無奈,為了生計和工作沒有時間陪伴孩子,或者面臨外界的壓力管束着孩子。孩子其實想要的不多,僅僅是父母的陪伴,他們調皮和淘氣也是為了吸引家人的注意。這樣孩子和大人間的誤會就叢生。
關于友情,龍王太子和哪吒都把他們當成了自己唯一的朋友。哪吒欣喜的親自制作邀請帖,在敖丙答應後竊竊自喜。敖丙為了這份友情冒着被人認出是妖族的危險,毅然出手相救哪吒的父母,在哪吒面臨天雷劫時,不顧自己的生死相救。在這個過程中他也有内心的掙紮,全族人的希望和友情的過程中掙紮。哪吒呢,就是一個敢愛敢恨的人物形象;敖丙呢他的任務性格更加立體真實,也很帥氣。他們在不打不相識之後,用人格魅力成了生死之交。
關于成長,人性本善?人性本惡?哪吒本來是一個心有惡的小孩,生活在家人的悉心呵護的環境下;敖丙呢,本身心中向善,生活在一個壞人的師傅和全族人的仇恨的壞境下。他們都在摸爬滾打。哪吒最先找到了自我,我命由我不由天,戰勝了先天的那一點點惡。關于乾坤圈,應該也有隐含的意思吧,就是我們現實社會的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在規矩之下,我們才能有人性,才能體會到人生的美好。
期待有更好的國産動畫。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