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兩個好萊塢的老牌IP,被報道說要重新出山,續寫多年以前的老故事。
一邊是金·凱瑞主演的喜劇系列《神探飛機頭》,剛在《旺達幻視》中再度扮演“快銀”的伊萬·彼得斯,有望出演金·凱瑞角色的兒子,從而繼承這一系列。
《神探飛機頭》曾在1994年和1995年推出過兩部電影,當時爆紅的金·凱瑞給觀衆留下了一個頗為經典的飛機頭偵探形象。《唐探》系列的喜劇混搭懸疑風格,金·凱瑞在90年代就玩過了。

另一邊是中國觀衆較為熟悉的《變臉》,說的就是吳宇森導演,尼古拉斯·凱奇主演那部。
新版《變臉》早在2019年就被曝重啟,到今年2月确定由《哥斯拉大戰金剛》導演亞當·溫加德執導。
考慮到原版是一部原創電影,當年并未拍攝續集,多數影迷隻會往“重啟”的方向去想。沒想到片方派拉蒙在這個項目上卻别有野心,亞當·溫加德在一檔節目中确認,新版《變臉》并非“重啟”,而是正統續作。
并且尼古拉斯·凱奇和約翰·特拉沃爾塔兩位都從昔日巨星淪落成爛片王的主演,要回歸并非難事(隻要派拉蒙想請并願意給錢)。

這當然是很令人興奮,不過冷靜下來,好萊塢的這種“挖墳”行為,是有利也有弊的。
搞不好就是弊遠大于利,且風險遠大于收益。
這種老片時隔多年拍續集的模式開始流行,最主要原因是“電影宇宙”的風靡。
這種革新系列電影的套路,可以讓系列不再拘束于單一劇情或角色的延續,隻需将新故事放到老故事的同一世界觀當中,便能像傳統的續集那樣,直接吸引到相應的粉絲群體。
電影宇宙肯定要比“無限續集”要好很多,至少較為獨立的劇本可以更好地保證品質,作為龍頭的漫威電影宇宙也才能在10多年間越搞越出色,而非像以前單一續集那樣越拍越糟糕。

漫威和DC都開始嘗試融合老版電影系列,找回老版蜘蛛俠和蝙蝠俠,與如今的新角色進行互動。
不過那始終是基于新系列而做的,不是基于老系列和老角色。
對于新版《神探飛機頭》和《變臉》這種,并無太多的參考價值。
可以說,老片衍生續集,是電影宇宙模式的一個分支。
電影宇宙是全新規劃的,基于幾部新電影而建立的系列。
老片拍續集,是基于老電影系列的新系列,與傳統續集不同的是,主劇情是相對獨立的,老角色會從主角變成配角。
電影宇宙的開拓者當然是漫威,2012年的《複仇者聯盟》正式确立了漫威電影宇宙的成立;

3年後,是老片衍生續集(模式)的元年。帶頭的有兩位,迪士尼的《星球大戰7》,和環球的《侏羅紀世界》。
兩部電影基于“星戰”和“侏羅紀公園”強大的品牌效應,在年度全球票房榜中分列冠亞軍,漫威的《複仇者聯盟2》才排在第四位。
其實2009年的影版《星際迷航》,在設定上也是一部老片衍生續集。老版系列中的老角色,與新角色來了次碰面。不過這更多是為了給粉絲一個交代,新三部曲是徹底的新故事,後面就與老系列沒有關聯了,算是一個特例,這裡不再延展讨論。

《星球大戰7》和《侏羅紀世界》取得了商業上的成功,不過在品質和口碑上,卻沒有達到老版電影的高度。
等續集繼續拍,結果是越差越遠。
《星戰9》徹底崩潰,《侏羅紀世界2》變成了一部超長預告片;
其他的後來者呢,那就更慘了。
2016年,1996年經典外星人入侵電影《獨立日》,20年後的續集《獨立日2:卷土重來》,票房口碑均慘敗;

2019年,《黑衣人:全球追緝》,《黑衣人3》7年之後迎來了系列全新電影,結果出于内容因為過度追求商業導向,導緻完全失去原版電影的味道,票房最後也沒有達到成本3倍的常規回本标準。

《終結者:黑暗命運》,卡神親自出馬監制并編劇,并強調《終結者2》直接續集的設定,因此一舉推翻之前《終結者3》之後的系列作品。
可惜如此大動幹戈,也并未能重現老IP在當年的輝煌。
這次是故事創意成為了緻命傷,換湯不換藥的未來機器人穿越回過去,追殺人類救世主的橋段,觀衆對此早已感到厭倦,老角色的回歸最多就是加點情懷分,并未有很大的震撼效果。
随着影片的票房虧本,靈魂人物阿諾·施瓦辛格的老去,《終結者》系列就正如副标題寫的那樣,迎來了黑暗命運。

一連串的經典續集車禍,并未終止好萊塢的野心。
未來還會有更多的經典IP,會被重新搬出,其中最為重磅的,莫過于已經塵封近20年的《黑客帝國》系列。
系列第四部暫定2021年底上映,即便有拉娜·沃卓斯基、基努·裡維斯等主創回歸,觀衆也不免有些擔憂。
在豆瓣上人氣最高的一條評論就用了四個字表達感受,惶恐不安。

沒什麼新想法的詹姆斯·卡梅隆,《終結者》後又重新投入到《阿凡達》的世界之中,決定打造多部續集。
雖然那更像是傳統續集模式,但在這個電影宇宙時代,特别是現在東家變成了迪士尼,誰敢保證“阿凡達”隻會有電影續集,而沒有其他衍生作品?
“阿凡達宇宙”想必是大勢所趨,時隔10年的新作《阿凡達2》,着實也成為了一部有些令人惶恐的“經典衍生續集”。
卡神自1991年《終結者2》以來,30年間隻要親自導演,就沒有失過手。但誰又能百分百保證《阿凡達2》的口碑能維持水準?
萬一口碑沒保住,超高成本将會是不小的負擔。

原班人馬的《黑客帝國》和《阿凡達》都在超高的期待之中,有着一定的隐憂。
續作需要在迎合如今的商業潮流與維持老版電影内核與風格之間做艱難權衡(《黑衣人:全球追緝》沒做好,失敗),且還要擁有不同的創意(《終結者:黑暗命運》沒做到,失敗)。
那更何況是換了主創的《神探飛機頭》,《變臉》等其他經典呢?
不斷尋找老故事,反映着當今好萊塢原創故事的匮乏。能用原創劇本拿到高投資的,好像就隻剩下諾蘭了?
當昔日完好的豐碑被挪用,也許是可以換回一定的商業價值,但其代價可能是,徹底失去原有的那塊豐碑。
不斷“挖墳”的好萊塢,等到哪天把所有豐碑都用完了,那恐怕就等同于,自掘墳墓。